美文网首页写作分享互赞互评专题
中医模型之一:太极图—阴阳互动

中医模型之一:太极图—阴阳互动

作者: 楚少侠的杏林 | 来源:发表于2024-05-06 16:27 被阅读0次

  经过多年学习中医后发现,中医体系本身虽然庞大,知识点也很多,但确实是有入门的捷径:各种模型。可能先辈们当时创作这些个图的时候也还没有“模型”这个概念的说法,但是他们很厉害做到了,老早就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图画:

  太极图、河图、洛书九宫图、先天八卦图、64卦方圆图、十二辟卦图、五行生克图、汤液经法图、运气图…

汤液经法图

  看过古书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在古人的书里会经常出现这些图画,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也不太理解。后来回过来看,古人用意深远!图像中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文字。

  “言语道断、真经不传纸笔、道,可道,非常道…”以上几种说法大概是古人有意要纠正我们的观念,或过于看重文字或是执着于语言上的陋习,而忘记了看图像的最关键之处是要能会意。也许古人正是企图利用图画的方式来克服传承中的这个问题。

这些图画在中医的学习和应用中都非常重要,但是作为模型工具来看的话,则太极图、洛书九宫图、五行生克图无疑是第一梯队。太极图更应该是我们国人必须要弄懂的第一个图画,那今天我们就先来讲解一下太极图和中医相关的一些情况。

现行教科书中谈论阴阳学说的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是文字,比较枯燥,整篇下来大概就是讲了阴阳关系里的互根互用(鱼眼)、对立制约(消长)、两极转化(鱼头向鱼尾)、动态平衡(S曲线),这些点在太极图中均可一眼看出,这里我们就来讲点不常讲的东西吧。

现代太极图(两仪图)

1.太极图的图式种类.

  先颠覆一下大家的认知,我们最常见到的太极图样式,其实严格上是应该叫做“两仪图”。为何呢?经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显然阴阳鱼已经是属于两仪,那真正的太极图是什么样的呢?答案:一个中间啥都没有的圆圈,亦即是阴阳未判的状态!

“无中生有”这个是我们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能量是先于物质而存在。所谓的“无”只是物质层面上,能量却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我们不是都能直接看得见。当然,一个圆圈这样也不好理解,所以大家还是用回“两仪图”来代表太极图,这样更直观一些,所以就一直沿用下来了。

正宗古太极图 真太极图及其演化过程

2.讲解天地大道

太极图的来源就是一年当中的太阳照射的阴阳变化图,其中详细而形象地记录了一年24个节气的阴阳变化情况,这个就是天地的阴阳之道。

24节气阴阳太极图

  上图所示的是24节气当中的八节(四立、二至、二分)划分法,也就是24节气当中处于关键位置的8个重要节气点。图中其实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

  二十四个节气中其实是包含了12个“节”和12个“气”,这个就跟天文历法有关了,历法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亦即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就是天地大道变化的呈现方式之一,不可不究。

太阳系行星图

  比方说我们过年,是以立春节(第一个“节”)的交接时点来定,在时间节点之前的,都还是算上一年的,这个用得最多的地方是确定人出生年的生肖,还有四柱八字术中的月令变化也是按这12个“节”来定的。

  这12个“节”基本是在月头分布,另外12个“气”却是分布在月中,所以也有叫它们“中气”的。西方占星中的太阳星座的转换和我国古代三式术数之一大六壬的月将转换也是按“中气”走的。不知道各位看到这里,能否看出点端倪来。

3.取象比类的对应关系

太极图还具有很强的推演功能,古人很喜欢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人体和世界。天地合炁,命之曰人。同类格局的东西常常具有相似性。假设说把一年的时间和一的时间天进行类比,春天对应早上,夏天对应中午,秋天对应下午,冬天对应晚上,这些个对应关系,也叫做同类格局,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性,可以放在一起来谈论。

比方说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到处是勃勃生机,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那对应到一天的时间里,一天之计在于晨,早上跟春天就是对应上了,也是阳气生发,精神头足的时段。

春日生机

  还有一个我们南方人印象很深刻的东西:回南天。体会就是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室内凉,室外暖。大家也许没有想到过,回南天类比过来,其实是对应到三伏天上去了。大道至简,同理三伏天,我们人体的情况也是外温内凉,体内的消化功能有所下降,所以夏天其实是不宜进食过多寒凉的食物蔬果,否则就很容易拉肚子,就是这个原因。类比回南天可知,三伏天也是湿气重的时段,也就是夏秋交界之时,这个也就是经常说的“长夏”时段,对应到未月。这种类推大象上的运用,在中医分析问题中是经常用到,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思想。

下一节,我们就来讲解一下五行的话题,这个跟术数的运用十分紧密相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模型之一:太极图—阴阳互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gl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