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启发自一篇博文,原文链接因某些原因已不可看,贴在此处,请查阅。
《什么是【真正的】兴趣爱好?以及它有啥好处?》
兴趣有泛泛而谈的兴趣也有狭义的的兴趣。
泛泛而谈的兴趣通常对人的积极影响有限,甚至是有害的。比如沉迷于游戏和娱乐视频。他们通常有另一个名字:爱好。
狭义的兴趣是指能对人产生深刻积极意义的活动,例如绘画,写作,摄影,编程,设计,表演等。此文主要讨论后者。
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非外在功利驱动的,能持久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的活动。
兴趣的内在性
如果一种活动的原因只有在外驱动力,比如被迫学习,被迫劳动,显然不是兴趣。
兴趣的驱动力必然是来自内在的,比如好奇心,思维的乐趣,建造的快感等原因。
但是并非说有外在驱动就一定不是兴趣,比较麻烦的是这件事既有内在驱动,也有外在驱动的,此时我们应该仔细分辨哪种的力量大,同时也应当注意外在驱动往往是会渐弱兴趣的。比如说某人最早对一件事情感兴趣,而且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后来从事了此种工作,便有了内外同时存在的动力。此时外在的影响很容易把兴趣弄丢,最后使人很厌烦此种事情。也有可能是外在的影响力比较小,使兴趣长期坚持了下去。
肖邦被迫练琴可以成为天才,但是也有大量的人高考结束后极其讨厌读书。
主观能动性
有了内在的驱动力,还要看这种活动有没有主观能动性,这里的主观能动性是指能发挥人的思维创造性。
所以单纯被动地接受信息不算兴趣,单纯的感官刺激不算兴趣,所以享受美食,刷剧,看电影,综艺节目,娱乐视频,听音乐,以及低质量的阅读和听课大多都算不上兴趣,并非是说这些事情绝对与兴趣无关,只是如果他们只是单纯地在接收信息,毫无创造,就很难转化为兴趣,他们或许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慰藉,却不能释放人的创造力。
持久性
内在驱动力和持久性是相关的,如果一件事只有外驱动力,一旦外驱力消失,活动即停止。任何事情没有足够的时间,很难有影响力。
之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因就在于这类活动能最大程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人在不断的创造和突破中获得持久的心流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