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对于北大的标签化依然很严重,“学霸”仍然是摆脱不掉的关键词。七月份《燕园情》MV由新京报旗下的公众号转载时,与我联系的记者给推送起了一个扎眼的题目,叫做“北大学霸真会玩,xxxxxx”。我跟他说这未免显得太标题党了吧,他却说,我觉得这还不够呢!今天又看到一个学妹参与的网络直播,题目里又出现了学霸这个关键词,说的是北大学霸“连烦恼都比学渣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小学的时候,自己也曾因为一个好学生的标签而受到调侃。有时候玩得疯了一些,或者说了一些不像典型好学生的话,就会被一些学习不好的同学用半开玩笑半嘲讽的语气揶揄:哟,原来好学生也会做这种事啊。
从小我们就学会了用标签为一个人粗暴地定性,而忽略他作为一个真实个体的思想和感受,标签本身实际上限制了认识。长大之后发现社会的风气也是如此,标签成了快速建立对一个陌生个人或群体的印象的简单手段,是一种偷懒的强行归类,抹杀了人之为人的多样性。除了省去思考时间,它还兼备吸引眼球的功能,所以成为标题党的常用伎俩。在争论中,贴标签成了人们屡用不爽的攻击方式,一旦给对方扣上帽子,争论就由对问题本质的讨论变成带着标签面具的角色扮演,最终离共识的达成越来越远,结果只能是强化了对对方标签的刻板印象。
分类确实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一种能提高效率的认识手段。然而当粗暴的分类成为偷懒的快捷方式或是博眼球的工具时,我们就应该反思一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