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力

作者: 小虫_6c80 | 来源:发表于2022-02-12 06:41 被阅读0次

    高琳,《故事力》的作者。非常高兴有机会在樊登读书跟大家分享这本我和我先生合写的书。

    故事力,作为一种高级的沟通能力,应该是一个被国人严重低估的能力,那么我是怎么对这个能力感兴趣的呢?这要从20年前我在美国读MBA毕业找工作的经历说起。

    那个时候,一个没有绿卡的中国人,要和一群美国人竞争还是挺难的。所以,当我拿到一个500强管培生面试的机会时,我紧张得要死。心想我要怎么证明自己啊?

    我是不是应该说,我有团队合作精神;我好学;我学习能力强……回想一下你上一次面试,是不是也这样说的?

    当时我去求助一个学长,他看着我无助的小眼神,跟我说:“面试嘛,无非就是讲故事。”他看我有点儿懵,就继续解释说:“你简历里关于你的每一段经历都要有一个故事来支撑。要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讲到面试官一直在追问你‘那后来呢?后来怎么着了’你就有戏了!”

    可是那时候我只有3年的工作经验,没几条能拿得出手的经历,但我还是挖空心思一条一条地想,我有什么故事可以讲、怎么讲。

    面试当天,当问到我在杜邦工作的经历时,我给面试官讲了一段我如何帮助老板解决问题的小故事。那个问题本身小的不能再小了,就是老板出差前让我给她住的酒店发个传真,可我发过去以后,人家说没这人。

    我想说,不会吧?一定是老板记错酒店了!但24年前可没手机这一说,所以我也没办法找老板问。于是我就一家一家把当地所有的五星级酒店电话打了一遍,最终找到了老板住的酒店,把传真发了过去。

    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注意到,面试官越听头就越往前倾,还一个劲儿地问“后来呢”,当时我就心想:看来有戏。我清楚地记得,收到offer那天是2月14号,那天晚上我和男朋友去看电影,电影演的什么我一概不知,我一直在考虑到底怎么去花这六万美金(年薪),就是那种穷人乍富的感觉。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故事的魅力,或者说威力。

    后来在工作中我发现,作为职场人,干得好是基础,而讲得好才是关键。因为其实在任何一个组织里,谁和谁之间实力上的差距也不会那么大。最后拉开差距的不是实力,而是别人眼中你的实力,而且越往上走越是如此。

    很幸运,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这让我走上了职场快车道,在30多岁的时候就成为摩托罗拉亚太区CIO(首席信息官),不到40岁成为中国美国商会第一位女性副主席。

    故事的力量,不仅会体现在面试上。其实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境,都可以借助故事来突围。故事,就像一根杠杆,能够放大你的实力,撬动你的世界,帮你获取更多的资源。

    比如,在职场上你明明工作很努力,但老板总看不见自己,升职加薪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你;再比如,在家里,你对孩子苦口婆心,希望他能避开那些被你亲自验证过的坑,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事实上,想让这些情况柳暗花明,你只需要提升一下自己的故事力。

    一 为什么讲好故事很重要

    想要提升故事力,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才是我们所说的故事。

    你可能会觉得,谁不会讲故事呢?我们每天都自然而然地在讲故事。小朋友每天放学回家会讲今天学校里都发生了什么,我们下班会和配偶唠叨公司里都发生了什么。

    但是在《故事力》这本书里所定义的讲故事有点不一样,它是指为了传播某一个观点,影响某个特定的受众群体,有意识地组织语言以获得认同的过程。这里的故事是有目的的、有场合的、有意图的。

    什么意思呢?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曾经有个全职妈妈创业找融资的时候,给著名的投资人徐小平老师发了一个短信,只有三句话,真的只有三句话,她说:

    我是北大毕业的。

    现在在开淘宝店,淘宝店的销售额已经3000万了。

    但是我陷入了迷茫,您是一个心灵导师,能不能开导开导我?

    徐老师看到这个短信之后,三分钟就把电话打了过来。当天下午他们就约了见面,谈了四个小时后,徐小平就打算投她了。

    这个全职妈妈就是蜜芽网的创始人——刘楠。经过五轮融资,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有了100亿的估值。而所有这些都源于一个三句话的自我介绍,这个介绍就是一个典型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看,如果她的短信是这么说的:“徐小平老师你好!我叫刘楠,我从北大毕业,创业销售额3000万了,想要寻求融资,能见见您吗?”你觉得这么说还会有同样的效果吗?估计徐小平老师看都不看就删了。

    只有“因为”+“所以”就不算一个故事,因为我想融资(目标),所以我想见你(结果),这只能算是一个叙述。

    那什么是故事呢?在“因为”和“所以”之间加一个“但是”,就变成了故事!这个“但是”就是故事所必备的转折、冲突、矛盾。无冲突,不故事。在这短短的三句话里,就有三个“冲突”。

    “北大毕业生怎么开淘宝店了?”徐老师看完一定有点儿好奇,这就是第一个冲突;销售已经3000万了?居然能做出这样的成绩?想必听到这,徐小平老师一定更好奇了。紧接着,“但是我陷入了迷茫”。啊!都3000万了还迷茫?这是第三个冲突;最后再给徐老师戴个心灵导师的帽子,徐老师一听肯定心花怒放。

    也许你没意识到,这三句话其实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故事架构叫作:

    “因为……但是……所以。”

    •  因为我有一个目标,

    •  但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

    •  所以我做了什么/想要做什么去克服这个障碍?

    故事所有的立意,也就是我们之前说到的“目的”,都是通过这个“但是”来体现的。也正是这个“但是”最能勾起听众的好奇心,想要追问“为什么”“后来呢”。而当他们心里带着无穷的好奇心的时候,想不给你注意力都难。

    不要小看这个好像没那么复杂的结构,“因为……但是……所以”结构串起来的故事,有三个特别重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提升故事力的重要原因。

    01 用故事展现实力和潜力

    首先,故事能让别人透过你的实力,看到你的潜力。

    比如我,我现在说出来有的人可能都想不到,我其实是一个工科女,之前在外企做了11年的IT,几年前我想从IT对内的部门转到政府关系对外的部门,从而更好地发展我跟人打交道的优势。但是我面临一个问题,怎么证明自己可以呢?

    因为无论在职业发展的任何阶段,当我们试图证明自己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个问题:我们总是以自己能做什么来评判自己,而别人以我们做过什么来评判我们。前者是潜力, 后者是实力。

    可问题是你还没有开始做,别人怎么知道你行不行? 而且,如果你的实力就这么点儿,你要怎么才能让老板、合作伙伴相信你是可以做更大的事情呢?

    这时候就算摆再多的事实和数据,也仅仅能说明你过去做过什么,还是无法证明你能做什么,而你在未来能做什么是一个想象。所以你需要让别人透过你的实力,看到你的潜力,因为潜力不过就是关于你的一个想象。

    当一个投资人说一家公司有没有潜力、值不值得投的时候,通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公司有没有想象空间”。同理,当领导说一个人是否有潜力,值不值得他花时间,其实就是能否想象这个员工胜任新的岗位。

    像我当年MBA面试的时候,虽说我讲了一个发传真的故事,但是我到了新公司难道会做发传真这事儿吗?当然不会。只不过面试官通过这么一件小事儿,想象出我未来还是会有责任心的。

    那么,为什么事实无法创造想象,只有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就必须得讲讲大脑科学了。

    人类的大脑分为理性脑和感性脑,也就是俗称的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逻辑和分析,而右脑负责语言和情绪。右脑是图像脑,它会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全部转化为图像进行思考和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想象的时候,需要右脑的参与,因为我们想象的永远都是一幅画面。

    不信,我现在邀请你闭上眼睛,想象突然中彩票拿到一大笔钱,绝对不会想象银行账户上趴着多少钱的数字,而是想象你自己有了钱去做什么,去周游世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所以,当你给一个投资人、合作伙伴或者你的老板来提出你的想法,想要得到他的支持,只凭数据很难让他有想象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故事来刺激对方的想象力,让别人透过你的实力,看到你的潜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说实力和潜力之间, 差的就是一个故事。

    所以,回到我当时从IT到政府关系的转型,就运用了故事的力量,只不过那次,我不是讲故事的人,而是别人替我讲的。

    当时我的直属领导刚来公司,压根儿不认识我,听完我的毛遂自荐, 觉得我应该还是有相应的实力的,但那也不能就随随便便把一个百万年薪的工作给我吧?老板多鸡贼。所以他就去总部打听我去了, 结果发现我的口碑还不错。

    什么是口碑? 就是别人嘴里关于你的故事。比如我是怎么成功地完成一些IT的项目,我是如何在公司成立了女性社团组织,并且组织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等等。凭着这些关于我的故事,我成功地实现了一次狗血的转型。

    02 故事引发共鸣

    故事除了能够让别人看到你的实力,识别你的潜力之外,还有第二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故事就像一根杠杆,能够撬动别人,让别人心甘情愿听你的。但是,想要杠杆发挥作用,就需要先找到一个支点才行。那么在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中,这个支点是什么呢?

    我先问你,你平时发朋友圈吗?都发什么内容?晒美食、美景?晒娃?吐槽?你有没有注意过,自己发什么内容的时候点赞量比较多?我先给你讲个我的朋友圈故事。

    有一次,我早上起来送儿子上学。有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出门特别磨蹭,我等着着急就先去地库取车了,准备从车库出来绕到楼下,正好把儿子接上。等我开到小区门口决定要左转还是右转的时候,我想我这是要去哪儿呢?

    对,是去送儿子,我再一回头,咦?儿子呢?原来我根本就没接上他,而是径直开走准备去上班了。我赶紧掉头回去,在楼下接上一脸懵的儿子,内疚地跟他道歉说:“哎呀,刚才妈妈脑子里一直在想工作,把你给忘了,不好意思啊!”其实更不好意思的是,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干这事儿了。

    到了公司,我就把这段糗事发在了朋友圈,结果一下子收到了80多条回复,不是点赞,是手动回复。你们猜猜回复的大都是什么样的人?对!是妈妈,是职场妈妈。

    很多人留言说自己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有个朋友说她有一次开车送女儿上学,结果把车径直开到了公司。她女儿问:“妈妈,这是哪儿啊?” 还有很多女性,不一定是妈妈,也给我留言说当个职场妈妈真不容易。

    所以你看,一个故事讲好了,哪怕就是朋友圈的一百多字,也能和别人产生深层联结,而这种联结就是人和人沟通中的“共鸣”,也就是杠杆的那个支点。缺少了这个支点,任凭你的实力再大,你的故事也无法撬动周围的世界。因为故事是最好的破次元的沟通神器。

    所以,想要让故事发生作用,就需要找到支点——共鸣。共鸣的“共”来自于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价值观。先通过共鸣来和别人建立联结,然后再利用联结来输入你的观点,这样是不是让影响别人变得容易多了呢?这个就是故事有魔力的第二个原因。

    03 故事传递理念

    故事的第三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别人为你买单。而要说世界上最难卖的东西是什么,可能就是理念,而故事比事实能更好地传递理念。

    在过去的10年,我一直在协助一家公益组织EGRC筹款,为了帮助西部山区的贫困女学生上学。因为我非常认同创始人田青提出的“只有女人受了教育,社会才能进步”这个理念。

    三年前,我带儿子跟我一起去甘肃陇西,走访了她们的学校和家。但我又不是带他去旅游的,总得干点儿什么。所以,在前年EGRC的筹款晚宴上,我鼓励他上台吆喝下面的人多捐点钱。然而一个不到14岁的小孩,对台下的一群大使、CEO、达官显贵能有多少影响力呢?人家凭什么要为一个“理念”买单呢?

    他上去以后,没讲什么豪言壮语,更没有道德绑架,就讲了他在学校看到的破电脑,在老乡家看到了一坨冰,高兴地冲上去以为是雪人,后来才知道,这是人家一家人的饮用水。他只是讲了几个故事,就让下面的人慷慨解了囊。

    他并没有意识到,他讲的故事其实就属于这本书里的“雪中送炭”故事模型。

    他也没有意识到,这个故事让下面的听众分泌了“催产素”。催产素(Oxytocin)是一种肽类激素,男女均可分泌,它能够促进对别人共情的情绪,听到别人遇到困难,就会下意识希望他能够克服困难。

    所以,故事作为一个“杠杆”之所以能撬动他人,起到放大的作用,靠的就是“情绪”的力量。

    悲伤,快乐,兴奋,失望,惊喜,沮丧……

    一个好故事会承载很多情感价值,让人放下评判,去接受一个对你来说可能是未知的事物,让你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做出相对确定的决策。

    然而,经常会有学员说,讲故事不就是忽悠吗?我要靠事实说话。其实,事实并不会说话,就像事实也不会撒谎,人们通常不会怀疑事实,但是,会怀疑讲事实的人。

    但是,正如英国大诗人塞缪尔说的:“当我们进入故事世界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我们会自愿放弃怀疑。”

    总之,用故事去影响特定的受众,可以让别人愿意听你、认同你、还为你买单!

    二 好故事的三个标准

    那么什么样的故事,讲到什么程度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其实有三个标准,分别是共鸣,清晰和好奇。

    第一点,共鸣。这个就是我们之前已经讲过的,你要去说别人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一味地“自嗨”。

    例如,很多老板喜欢在给员工做演讲的时候,鼓吹自己的辛酸史、奋斗史,他们怎么一步步把公司做大做强、多么地不容易等等。其实这样的表达可能完全起不到影响员工的作用,员工整场听下来可能心里只有一个感觉,老板真厉害!

    好故事的第二个标准是清晰。你会发现,很多人讲了很多、很久,大家还是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我发现这不是一小部分人的现状,而是大部分人都有的问题。这可能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但无论怎样,清晰地表达事实上是个很高的标准,很难达到。

    不要担心,这里其实也有小的窍门:

    首先你要有一个精准的目标,为发言设立“主线”。那么在具体表达的时候呢,还要注意一个故事只表达一个观点。在表达的时候还要善于运用精准的表达,什么叫精准的表达呢?

    例如,我有一次参与美国商会的一个圆桌会议,当天的主题是工业产能过剩。当时有一个演讲嘉宾讲到中国水泥产能过剩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如果用过剩的水泥来建高速公路,这条路可以绕地球4圈。”

    你看,这样的表达是不是一下子让你清楚了,其实除了数字,还可以借助一些修辞手法,比如类比、比喻,同样可以让你的表达清晰。

    第三个标准是好奇。简单来说就是要在讲的过程中,让听的人能不断地追问你。就像我之前那个学长说:“后来呢?”这就要求你做一个聪明的表达者,有意在讲述过程中制造冲突和冲突的升级。就像看电影的时候,你的心一直被情节带着,很好奇,很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结果是什么。

    说到这里也顺带说一句,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想要帮助孩子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就要在孩子的沟通中,多问“后来呢”,这样可以鼓励他们充分表达。

    三 掌握故事的六大要素

    现在我们知道了好故事的原理和标准,可是具体怎么来讲出一个好故事呢?事实上,每一个好故事,都包含六个元素,分别是人物、背景、冲突、高潮、对话和结局。

    你会说,这怎么像是写作文呢,听起来好复杂!其实很简单,比如回到刚才讲到我送儿子上学的故事,一个发在微信朋友圈的故事,其实充分展现了故事6个要素的精髓。

    背景是我送儿子上学,人物是我和儿子,一个故事通常是有至少两个人物的,因为这样才有冲突。但是如果就只有自己,有没有可能有冲突呢?当然有。

    我们每天都要和自己对话上万次,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冲突:起床还是不起床?吃还是不吃?这些都是冲突。除了人和人之间的冲突,还有人和事之间,人和环境之间的冲突。

    高潮是我走到小区门口突然想,我这是要去哪儿?对话就是儿子一脸懵看着我,心里一万个问号,妈妈你脑子进水了吗?然后紧接着我跟儿子道歉。

    这个故事当时我发在朋友圈的时候,是有一个结局的。我说,不要跟我说什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言下之意就是工作和生活就是很难以平衡,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立意。

    四 好莱坞的秘密,让你的故事更精彩

    讲到这里,有的人还是有疑问,说我六要素也有了,但别人总是说我的故事一点都不吸引人,根本没有想听下去的欲望,更别说我能通过这个故事达到什么目的了。那怎么让自己的故事变得精彩呢?其实我们可以从很多经典影片的表达方式上借力,也就是我想要告诉大家的“好莱坞的秘密”。

    之前就讲到无冲突不故事,好莱坞秘密的精髓就在于“冲突的设置”。

    大家都看过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吧,就是那个笨手笨脚,连面条都端不好,自己的爸爸是只鹅的神龙大侠阿宝的故事。但是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呢?甚至我身边好多朋友还几刷这部电影,其实就是它冲突的设置。

    第一个冲突就是梦想和现实的冲突。阿宝的梦想是想去学武功,但是他的爸爸想让他继承家族企业,就是那个小面馆,这就是冲突。而且不仅是阿宝的私人梦想和现实的冲突,而且也是孩子和家长的冲突。

    第二个冲突是实力和现实的冲突。我们都知道,阿宝体型胖胖的,性格也非常随和,而且还有点佛。所以在练武这一块,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种子选手,但是偏偏被选去了一个双一流高校,在这里就产生了另一个冲突。

    综合来看,《功夫熊猫》里面冲突设置得很巧妙。第一,这是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冲突。例如,家长和孩子的冲突,个人实力和理想的冲突。很多人说从阿宝身上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个就是共鸣的力量。

    只有先有了共鸣,观众才会顺着电影的思路去思考,像后面阿宝经过了千辛万苦成功了,终于成了神龙大侠。其实也在告诉观众,我们只要努力,只要行动,是可以改变自己,乃至改变世界的。

    另一个方面,这部电影里面的冲突设置不是一口气给你讲完的,而是像剥洋葱一样,层层递进,随着情节的变化而让冲突升级,让观众跟着这个节奏走。

    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故事变得精彩,不妨学习一下好莱坞的秘密,来设计你自己的故事。

    五 运用故事去影响别人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应用上面提到的故事力。比如,交朋友的时候,面试的时候,和老板汇报工作的时候。

    01 用故事去社交

    首先,在人际交往的时候怎么发挥故事的作用。

    我之前在外企负责政府关系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去美国朋友家参加派对。那天晚上,除了我之外都是社会名流。有一个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我”是某BAT的高管,“我”负责什么,“我”老板是谁谁谁……

    反正听起来很牛的样子。说完他还当场掏出手机给我发了他的百度百科,上面都是亮瞎眼的履历和学历,这种自我介绍的方式真的比发名片还让人无语。

    但是在我要离开派对的时候,又来了一个主人的朋友,主人义不容辞地要给我介绍。他当时第一句是这么说的:“琳, 我给你讲个关于他的故事。30年前,习主席去美国访问的时候,曾经在爱荷华州拜访了一个美国农民,还在这个人家里住了一晚。你知道那天晚上他睡的是谁的房间吗?”

    我当然一下子就明白了。然后我们顺着这个话题聊了半天,聊他父母的房子后来怎么被一个商人买了,改成了博物馆,现在他父母又如何成了小镇上的名人。本来我都要往外走了,结果又在门口跟这哥们儿聊了半天。

    一个是用公司、职务、学历来介绍自己,另一个是拿故事介绍,你觉得哪个更有意思,更印象深刻呢?当然,你并不需要有这么奇特的经历才能讲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拥有故事力的人,随时随地兜里都揣着故事,因为他们知道,讲一个好的故事,更容易让别人记住你。

    事实上,我们在很多场合都会做自我介绍,相亲、面试,第一次见客户、合作伙伴或者投资人等等。但无论哪种场合,自我介绍的实质都是自我推销,目的是为了建立信任,从而最终形成某种合作关系或者达到影响的目的。

    02 用故事去影响面试官

    然而两个人从彼此陌生到和对方建立某种合作关系,成为工作或是生活上的合伙人,都需要经历这样的五个阶段:认识你、记住你、认同你、信任你、选择你。

    任何关系,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雇佣关系/合作关系,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信任就没有选择。没有信任也就没办法影响别人。别人需要先相信你这个人,才能相信你后面想要向他们传递的观点。而没有一个场合比面试更需要获得认同和信任了,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面试误区是:

    误区一:总是重述你的简历,我的能力不都写着吗?

    基本上在每次面试中,面试官都会从这个问题开始:“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关于这个问题,我听过的回答五花八门,很多人像报户口一样追溯自己的来世今生,把所有的经历都说一遍。

    这就是面试者的常见误区之一:把自我介绍当成是简历内容的简单重复。

    面试官之所以把自我介绍放在第一个问题,就是希望在面试的一开始对求职者有个更全面的了解。这是让求职者从简历中走出来的第一步,这个问题回答的好坏,有时候甚至会直接决定面试结果。

    很多人会想,面试官问这个问题不就是想要知道我能干什么吗?可如果是那样的话,直接给你一份考卷或者让你做个案例不就完了吗,根本不需要面试。

    误区二:我说我牛我就牛,总是跟面试官强行表白。

    你可能会想,是不是我应该可劲儿夸夸自己,说自己多么聪明能干、勤奋努力、特别有团队意识、领导力强,总之就是各种好。“我会做xxx,我做过xxx,我可以做xxx,我是一个勤奋好学努力干活还不搞事儿的五好员工。”

    但问题是,你说你行,不代表对方就真正认同你行,你需要去证明才行。所以,面试中的第二大误区就是向面试官强行表白。

    误区三:我总是成功,从不失败,一帆风顺才能证明我行!

    面试中的第三大误区就是成功案例不断讲,失败案例一笔带过。

    然而作为过来人,我们都知道一帆风顺只能证明:一,你运气好;二,你不真诚;三,你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有一次我去一家外企培训,让他们练习讲失败的故事。有个姑娘就坚持说自己没有失败的故事,我说你是不是把失败理解得太大了,其实就是一个挫折而已。她还是坚持说自己没有,最后我气极了,说如果你没有失败过,那就证明你从来没有真正努力过。

    一个人对待失败的方法和态度,其实恰恰证明了他的学习能力和抗挫力,也就是逆商。而且,一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只能通过历练和磨难来展示,而在故事里这就是通过激烈的冲突来呈现的。

    所以,一个聪明的面试者,需要在面试之前做好准备,不仅要知道你面试的岗位需要你拥有什么样的技能,还得了解目标公司的价值观、文化、愿景和你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并准备好相应的故事去证明。

     

    那到底什么样的故事能够证明我们的能力、动力呢?在书里我们讲到了人人都需要的三个故事:

    • “我很牛”的故事:用故事彰显你的能力,低调地推销自己,让别人觉得你很牛。

    • “我为什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对方理解你的动机和发心,并且感受到即使面临变化和困境,你也是靠谱的,这个故事可以突显出你的价值观和内在动力,让别人理解你为什么要做某件事。

    • “我的改变”的故事:通过分享你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让对方感受到你由此获得的学习和成长。这个故事是“潜力股”的标配,更是领导的必须,因为只有从经验中学习、反思、总结,一个人才能快速成长。

    以上三个故事就像你的贴身锦囊一样,无论是面试还是相亲,销售还是领导,都应该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讲的。只不过,根据场景和要影响的对象不同,相应调整具体的故事细节,但是故事的结构和要素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很牛”的故事

    应用场景:社交场合、求职面试、工作汇报、述职演说

    总的来说,“我很牛”的故事用来寻求“外在实力”的认同上,目的是通过故事来彰显自己的能力,低调地推销自己。“我很牛”故事的重点,不是罗列出我曾经做出过什么丰功伟绩。恰恰相反,需要突出的是我遇到了多大的问题,也就是故事的冲突,而我又是如何解决的。

    比如,有一次有一家公司找高管教练,请我去和他们HR聊聊,所谓的聊聊就是面试。当时HR问了我一个问题,说:“高琳老师,你擅长教练什么样的客户?”大部分人可能会说,我擅长教练XXX样的客户。

    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我最近接了一个客户,她是个销售起家的中国区CEO。但是和她老板的关系一塌糊涂,其他国外团队的同事对她也是敬而远之,敢怒不敢言,因为她业务厉害。

    但是长远来讲,这对团队发展非常不利。我跟她第一次会谈之后,心里不是很确定要不要接她,感觉挑战有点儿大,这人早就财务自由了,根本就不需要这份工作,连钱都不缺的人怎么激励?

    说到这儿,对面坐的HR频频点头,一个劲儿地乐,可见引起共鸣了。然后我接着讲我后来是怎么教练这个CEO,故事讲完了以后,我说:“你问我擅长教练什么样的人?我猜答案是疑难杂症吧,那些你们不知道怎么办的人交给我就好。”很快,我就收到了这个Offer。

    “我为什么”的故事

    应用场景:社交场合、求职面试、述职演说、创业路演

    “我为什么”的故事,突出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到底什么是价值观呢?就是在你做决策的时候,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

    为什么在建立人与人的信任的时候,价值观那么重要呢?因为价值观是一个相对稳定持久的特质。一个人的能力和资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或减少。

    而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猫王曾经说过:“价值观就像指纹,没有人是同样的,但它却在你的每一个行为中留下痕迹。”

    既然价值观是选择取向,那么“我为什么选择xxx”的故事,就正好能够证明你的价值观。在我的上一本书《职得》里,讲到我一个中年妇女当初为什么辞去百万年薪去创业的故事。

    这其实就是一个“我为什么”的故事。我辞职一个看起来很好的工作,是因为我怕终老一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对我来讲,追逐“梦想”动作本身比梦想还重要,爱折腾就是我的价值观。

    “我的改变”的故事

    应用场景:社交场合、求职面试、述职演说、创业路演、转型转行

    每个人的现在都是由过去加上改变塑造的。“我的改变”的故事,不但可以把你的前世今生说明白,更可以让别人了解,你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你的能力、价值观是如何塑造的。

    “我的改变”故事的重点在于“学习”和“领悟”。你从成功中学到了什么,从失败中领悟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你人生的加速器,善于反思的人总是比别人成长得更快。

    我的梦想故事也是一个“我的改变”的故事。它讲了我如何从不相信自己也有梦想到敢于去追逐梦想的过程。后来,这个故事还被一位职业生涯规划师朋友当作案例在她的课堂上讲。以至于很多人第一次见到我就说:“你不就是廖老师课上讲的那个人吗?”

    故事讲好了是会长腿的,它会自己跑,替你去推销自己。所以,最高级的自我推销,就是让别人讲你的故事。当别人听到这样的好故事并且去跟更多的人重复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在帮你推销,帮你扩大影响力。

    “自我推销”这个词听起来好像不好听,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你自己这家公司的CEO,都掌管着“你”这个个人品牌,你不把自己推销出去,还指望着谁做呢?而最高级的自我推销,就是用故事来彰显自己,因此每一个人都值得花点时间来打磨这人人都需要的三个故事。

    这就是为什么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人人都需要这三个故事。“我很牛”的故事来证明你的能力;“我为什么”的故事可以突显你的价值观和内在动力;“我的改变”的故事,让别人知道你从过往经历中学到了什么,从而成为了今天的自己。

    当你把这三个故事讲好了,不仅能够帮助别人理解你、认同你,还能由此引发联想,形成某种程度的信任,最终选择你。

    六 用故事影响老板

    最后是很多人都很头疼的一个场景,怎么更好地跟领导汇报工作。其实故事力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工作汇报的效果,和后续领导对你的判断。为什么这么说呢?

    01 工作汇报三误区

    然而很多职场人,甚至职场老鸟也难避免陷入以下工作汇报误区:

    误区1:只讲结论,不讲过程

    “老板们都只关心结果。”这句话可能误导了80%的职场人,很多人都会觉得,我做了什么成绩和KPI不是明摆着吗?汇报就是走个过场,总结总结就行了。

    的确,作为下属,我们确实需要第一时间告诉老板结论,尤其是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汇报,尤其是非正式的汇报,并没有那么赶时间。这就需要在汇报过程中,让老板理解你克服了哪些挑战,解决了哪些问题。

    因为只有过程的艰辛,才能展示你的能力。不要想当然地以为我的辛苦老板都知道,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因为对于你来讲只有一个老板,而对老板来讲,有好几个下属,所以你的不容易只有通过你的汇报才能让老板知道。

    误区2:只讲事实,不讲情感

    “用事实来说话”是误导很多职场人的第二个坑。事实不会说话,你会!仔细想想,工作汇报的目的是什么?单纯为了让老板知道你都取得了什么成果吗?没有这么单纯。工作汇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希望获得上级的认可和信任,从而有机会在未来承担更重要的任务,不就是升职加薪吗!

    事实只能帮助上级知道项目的进展。只有通过讲故事,把你内心经历的挣扎、痛苦、喜悦、成长都讲出来,才能获取领导的认同和信任,触发他做出行动和决策,因为只有心动,才能行动。

    误区3:只讲道理,不讲故事

    很多人认为汇报就是要就事论事,摆事实讲道理才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老板有时候不想听我们给他讲道理,因为大道理谁都明白,这个世界不缺道理,缺的就是那个能将道理讲明白的人。

    总之,工作汇报不仅仅是帮助领导做决策,还是你展现自己实力的时候。完全不想自己是否能得到认可,不是假谦虚就是活雷锋。老板既需要看到金蛋,也需要认可下蛋的金鸡,问题是你要老板认可什么呢?

    低情商的员工,只想领导认可你的结果;

    中等情商的员工,还想领导认可你的能力;

    高情商的员工则懂得除此之外还需要认可你的潜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工作成绩是让领导看到你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而汇报是帮助领导重新认识你,体现你的价值的机会。结果看报表就能得到,而你希望的是通过讲故事,让领导透过你的实力,看到你的潜力。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向上汇报,让领导看到我们的能力、潜力,从而在升职加薪的时候想到自己呢?

    首先要知道,职位高的人通常很忙,讨厌别人浪费他的时间。他们也很聪明、很爱赢,讨厌别人指使他们,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所以,向上汇报的时候,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把你要讲的东西,以最精炼的方式说出来。

    而这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需要向领导寻求资源或其它支持,甚至说服他,那就更不容易了。

    02 工作汇报的故事力模型

    所以需要根据你的汇报对象和想在汇报中实现的目的,选用合适的故事模型。

    简单的工作汇报:SCR模型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个最简单的架构,也是咨询公司常用的SCR模型。

    S(Situation)是原来的状况,C(Complication)是遇到的困难,R(Resolution)是解决方案。

    S:Situation (背景信息)。简单的说这件事的背景信息,讲述问题出现之前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会是一个你想要强调的正面且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关于团队要实现的目标,准备上线的项目。在正常情况下,实现这样的目标应该是没问题的。

    C: Complication (冲突、挑战、困难)。然而,有些意外情况导致了目标的实现出现了困难。这个困难可能是人为的,比如由于沟通不足;也可能是非人为的,比如天气不好导致物流瘫痪或是经济动荡等等。

    R: Resolution (解决方案)。这个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或者可以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如果这个事情是已经发生的,那你就需要强调问题解决以后有什么样的成果。如果事情还没有发生,仅仅是一个提案,那你就要讲打算怎么解决,才能实现一个完美结局。

    套用这个模型,会让你的工作汇报既不显得很啰嗦,还显得很有价值,因为整个信息都是围绕领导关心的痛点讲述的,而且在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能彰显你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年终总结:“我很牛”或者“我的改变”的故事

    另外一个职场汇报讲故事的场景就是年终总结。无论你做得怎么样,都需要跟老板汇报。但是很多人没明白的一件事儿是,年终总结不是来听你说事儿的,他是想要听你通过做事学到了什么。

    如果你达成了业绩目标,那很好,说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你没有达成业绩目标,也不用担心,还是说你学到了什么。这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把冲突、解决冲突这部分多说点儿,因为这是你秀肌肉的地方,所以需要讲一个“我很牛”的故事。

    后者就千万别使劲强调冲突,越解释为什么事情没做好,领导听起来就是找借口,这时候的重点要落在学习上。这就是人人都需要的三个故事中的“我的改变”的故事,通过分析自己在失败中的学习和反思,以及你后来是如何在工作中应用了这个反思,让你有所改变。

    说了这么多,你对故事在生活和职场中的应用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是不是也觉得本来干巴巴的东西,拿故事一讲的确不太一样了。其实,我之所以对故事力这个话题感兴趣,更多的还是源于我关系的兴趣。

    在我看来,客户、领导首先是人,才是客户、领导;下属、孩子首先是人,才是下属、孩子。

    因此,如果要真的把我们的沟通对象当人看,就要说人话,用故事去打动他们,而不是单纯地罗列事实、数字。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有温度的沟通才能建立关系。

    故事,作为一个杠杆,之所以可以撬动世界,因为它让我们远离强行表白,建立人和人之间真实的联结,找到彼此之间的“共鸣”,这就是故事的“支点”,它让我们从不同到认同。

    而故事的杠杆力,来源于沟通中通过调动情绪脑来激发对方的想象,帮他们通过你的实力看到你的潜力,从心动到行动。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高手,都是理性思考,感性表达。

    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对于很多人来讲,学习讲故事像是学一门新的语言,需要从头开始,刻意练习才行。看似轻而易举的东西,其实没有那么容易成功。

    从表面上看,讲故事是在改变大家的沟通方式,其实从根本上是在改变你的沟通思维。

    当“理性思考,感性表达”的思维建立起来之后,我们不仅会拥有更有力量、更有温度的沟通,也会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甚至能够帮助我们促进亲子关系,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全球化进程中更具有影响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kt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