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旅游了每一个大洋,却很少旅游他自己的单调。——题记
世界和合则宁
今日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迎着阵阵热浪,小暑节气随之而来。小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正如谚语所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进入暑期,湿气蒸腾,溽露飞甘,舒云结庆。所以,暑天的朝霞、晴空,都是最美的。上午起床,先是看一会儿书,然后整理器物。 有人说,盒,是对自然万物的珍惜和尊重。“民以食为天”的历史长河,食物极其重要,盛放食物的器皿成为重要的器物。为了食物的储存方便,器皿上加上了盖,盒子的雏形便由此而来。华夏文明诞生之初就有了陶制盒的出现。夏商时期之后的春秋战国,青铜和铁制盒子陆续走进寻常生活。时代的进步与演变下,盒子,由食物的载体,逐渐由小到大,收纳能力不断增强,应用范围也更广。盒子的工艺,从最早的陶、青铜、瓷到竹、木、琉璃等,盒子的演变史俨然就是中国工艺的发展史。盒子的使用,是人类生活的智慧,也是人们对自然万物的珍惜与尊重。盒的精神,在于盒“中”。盖为天、盒为地、盒中之物又与人息息相关。盒子,蕴含“天地人”合而为一的理念,中国人的“含蓄”特性,重视外形,更注重内在的修炼。将内敛、情愫、气质包裹在盒子里,讲究的是盒中之物。盒又同“合”,开合之间又有开放、包容的一种心态。所以,小盒子,蕴藏大乾坤,孕育出中国实用器皿中的精神智慧,那里有和合的文化。象我𥄫眼前的 “中国盒子”就是是在探索器皿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合”是方式,“和”又是结果。合合美美,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徽派建筑屋檐提梁代表的“家”概念,寓意家盒。家和万事兴,好事会发生,开合之间,无限祝福。盒子,不再只是一个器皿,每一个盒子都讲述着器皿与文化的故事,人与器皿的关系,一千个盒子便有一千个人和故事。
我的老家台州就是和合圣地。它在台州大地的发展,表现为儒、释、道三家在天台山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实现了文化大和合。和合之美美在社会的和谐统一,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在诗文与思想心灵的统一。“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永远不变的追求”道出了中华“和合文化”源源流长,其核心是“天人合一”,而天台山和合文化则是中华“和合文化”的精髓。盒,是东方美,更是东方智慧。日用为道,日用即道。道,在道家为自然法则,在儒家为社会伦理。日用的本质,由此来看,是对自然材质的善待利用,意为道法自然,对装饰工艺的适度克制,意为中和为美,对造型功用的极致追求,意为制器尚象。而东方智慧,是古老东方人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相融合的实践中所得,是对器本质的探索,对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一次回溯和致敬。一个古老伟大的民族,也需要有一些个珍贵的盒子,来承载日益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同时让更多的人可以跳开盒子本身,跳开束缚,跳开容积,去看更大的世界。
昨天下午我有幸去朋友那里看器物展,屋子不大,但装饰很别致,布满荷花与枝丫,屋里有实物的看实物,没有实物的看图片也很震撼,好几件还是国礼的样板。比如,那件“富春山居图" 赋予中国盒诗画气自华,淡泊的墨染水晕在光滑白釉上更显水天相融,画意无际,镶以流光金边加持整体的高级质感。那件“鸿运锦鲤" 以清代《海错图》为蓝本,盒身红鲤悠然自得,表达鲤跃龙门。那件“五福捧寿" 盒身布满的圆满之"福"是传统文化中最美好的汉字,“千秋万寿" 以故宫御花园千秋亭与万寿亭两座建筑为元素,盒盖参考内部藻井纹饰,整体像是一个缩小版宫廷,代表着追求奢华和喜庆之美好寓意。“年年有余" 则寓意美好,是吉庆、富裕、夫妻恩爱的象征。还有一个“秘盒", 设计师以唐玄宗和杨玉环赠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礼物"紫檀木画槽琵琶"为元素,重新排列设计而成,庄重古朴的色调,重现大唐盛世之风,是致敬之作。“福盒" 以"蝙蝠"为主体,排列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美学设计风,"蝠"同"福",又取其飞翔的特点,表达着人们福从天降的美好愿望。可见, 在开放式容器上面加上一个盖子,就成了盒子。看似简单的组合,则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秘密心事,开阖之间,尽显“盒、合、和”之美。“中国盒子”则完美的承载了东方美学与实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人既看重美的同时,又追求其实用价值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物品、对天地、对自然的尊重。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有些人旅游了每一个大洋,却很少旅游他自己的单调。”我曾旅游过每一个大洋,也旅游过自己的单调,这一点,我比不上儿子的丰富,他有很多爱好,而我没有。入夜,儿子从外面回来,显得很疲惫,他告诉我下午去俱乐部参加全甲格斗训练了,很累。我知道轻甲格斗项目最早在欧洲复兴起来,这种模拟古代剑客决斗的竞技项目,让兵器爱好者们的侠客梦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我一直没明白这到底是徒手格斗赛事的升级版?还是还原金戈铁马梦想的试验场?我知道这是一个小众中的小众项目,同时又需要各方面比较高的门槛,需要比较扎实的综合身体素质,体能、核心力量、距离感等等,还要熟悉兵器的实战使用和技巧,需要克服对兵器的恐惧感。参赛者需要一副特制的盔甲。全甲格斗项目的盔甲需要严格按照史实复原,盔甲仿照的历史时间控制在13世纪到17世纪之间,盔甲材质也要与历史史实相符。除了一副重重的盔甲,参赛者还需要佩戴相应钝化兵器,并把钝器重量控制在一公斤以内。在兵器的使用动作上,为了防止武器通过盔甲的间隙刺入参赛者的身体,兵器只能用砍、挥等动作,禁止刺击。整个人用全甲武装后,其实是相当于更换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身体,活动性、反应、重心、视野、体重平衡等等都完全变化了,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适应新的身体开始,所以比较有挑战。因此这个项目融合了历史文化和体育对抗,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应该说具备非常独特、令人无法自拔的魅力。而在和平年代里,它就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战争文化的体现,更符合一个大国崛起之后的文化力量方面的展示,让世界认识到当代中国人顽强不屈的精神、强壮的体格,同时也让世界为中华武备文化而疯狂。像加拿大队就是满屏的后现代工业风,简直闪瞎眼。英国队的服饰让人想到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法国队银色的抛光至发亮的哥特式盔甲外面,套着蓝色短罩袍。去年中国队选择了与白罗斯、以色列、加拿大、摩尔多瓦、拉脱维亚和西班牙一起组队打团战,最终成功进入了决赛。
我跟儿子说 ,今天你出去时发现你的头盔还在家,你的铠甲装备都没配齐怎么打?他说是和俱乐部的伙伴借来穿了一下午,说他们的人都很友善很和谐,我说装备那么贵,可别把人家的搞坏了哟。他说不会的,放心。他倚在沙发上,我一边帮他放松肌肉一边和他聊天,他说今天练完格斗回家,在地铁上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抱着他的妈妈站着,很温馨,他问我他从小是不是也是这样抱着我,我说:“是的,那时你就很乖,我至今依然记得,也经常想起。”仔细想来,天地和合则美,万物和合则生,人人和合则善,推而广之,家庭和合则久,社会和合则安,国家和合则强,世界和合则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