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这次回来变化挺大,成长了不少,社会是锻炼人的一点不假。
23岁的小朋友长的不说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身高一米八六,体重一百四十多斤可以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小哥哥。可能是成长环境的以及我教育的原因,这孩子性格比较自卑,胆怯,从小单纯,真直,善良,感恩。虽然我无数次告诉他:你这么一个帅帅气气的小伙子,无论智商还是身高都应该占优势,家庭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还可以的,有什么可自卑的?现在你缺乏的是学习钻研的精神。可是说归说,原生家庭带来的东西真不容易改变的。
这次回来变化最大的是饮食习惯,我们母子多年的生活比较清淡,特别是辛辣的东西没烧过,他们现在烧饭的厨师是湖南人,每样菜都喜欢加辣椒,可以说无辣不欢,开始他吃的时候可以说叫苦连天,难以下咽,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他不但适应了,回家吃我烧的菜觉得没味了。记得回家当天是三菜一汤,清炒藕心菜,清炒黄瓜,红烧仔排,老鸡汤,这些菜在以前仔排最多吃两块,小菜应该都比较喜欢的,这次反了。好在小朋友情商在线说起来还委婉:妈妈不好意思,我发觉吃辣吃习惯了,我的口味变成重口味了,您烧的菜吃还好吃,就是我有点不适应了,您别见怪。笑道:你这个傻儿子我怎么会怪你,本来辣椒吃了就开胃的,另外外面烧菜味精,鸡精佐料一大堆,菜肯定好吃,味精没进过家门,我现在烧饭糊的时候多,的确技术也差了,我自己都嫌弃自己的烧饭水平了。
懂事了,心胸开阔了。回来的第一天早晨以为他要多睡一会儿,怕吵了他,特意起来晚些,没想到七点钟他准时起床,说是生物钟习惯,给他一个个大大的赞。头天晚上说好早上在家吃蒸饺,第二天早上以为他还会按时起床,早早的蒸好饺子等他起床,一遍两遍让起床,磨磨蹭蹭,怒火上头,唠叨声音大起来:天天盼着你回家,回来你这样的,昨天说好的今早起来吃蒸饺,搞好了现在还不起床,一点点不尊重我,你下次到过年再回家。噼里啪啦一大堆,自己都后悔说了,孩子在家只呆几天,在家不就是要个自由自在的任性嘛。这话要放在叛逆期会惹马峰窝的,没想到小朋友真的让我感动了不但没生气,跑到我身边来个拥抱,再来一句:对不起妈妈,别生气。我知道您对我的好,我特意在您面前耍耍赖。一个拥抱 融化了妈妈的戾气,宝贝,不需要对妈妈道歉,你长大了,妈妈不应该为一顿早餐的早晚对你发脾气,只要你愿意,尽情在妈妈身上耍点小无赖,最喜小儿无赖嘛,不管多大你都是妈妈的亲爱的宝贝。
动手能力提升,在单位吃了油炸蘑菇,回家说好吃要做给我吃,在某站上看了制作过程,自己去超市买平菇和洋葱,芡粉,那几天一直下雨,跑了几个超市才买到,忘了买洋葱说用蒜头代替,制作过程中让我不要参与,他独立完成,举双手支持,建议我拍蒜说不用,他看见过我拍,他会,放手是最好的信用。在旁边看着他操作:先把平菇撕成一片片,洗三遍控水,再加盐生抽拌匀盐制,大概过了半小时左右加色拉油搅拌均匀加粉勾芡,平摊到锡纸上放空气炸锅,过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我是路人甲做到了观棋不语正君子,十五分钟出锅口味不错值得表扬。
这段时间天天下雨,星期五下午就没去上班,刚好又逢周末母子俩相处聊天的时间就多些,主要他分享外面的世界的精彩和无奈,说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室友之间的性格特征,谈开会时的位置,因为不懂会后被领导指正。别的部门员工不给力事情没及时办理后把原因往他身上推,他和领导找他谈话,据理力争,领导说事情的确不是他的事,但不能当作大家的面这样说,大家都是一个团体要互相帮助。虽然和领导较真可能会影响他的成长,对于委屈他能直接表达,心里为他喝彩,他终于勇敢表达他的观点了。我是胆怯和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孩子能保持独立特性的个性,一方面又怕他被穿小鞋,所以还是用过来人的身份表达一下观点:对于领导批评的话不过分不歪曲事实的情况,尽量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单位尽量少说话 ,多做事 ,特别是评价人的事千万别参与,俗话说得好“紧紧嘴巴慢开口”。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有委屈,希望小朋友在委屈中不断增加格局,不断努力,勤学好问,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天更比一天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