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之前写过的《济宁,消失的地名-中都》里一、“芦花鸡”,二、“棉花”和三、"师范学校"三个印象,大部分济宁人应该知道这个以前称为中都的地方就是任城区以北的汶上县。以下时我对汶上的几个印象。
对汶上的第四个印象是“儒释圣地,花园水城”。起初我只知道这个“释”字的意思,那是因为汶上是佛教圣地,九十时代汶上发现真正的佛牙舍利,当时报纸、广播、电视上没少报道,曾经轰动一时!至于这个“儒”字,我是后来才知道的。汶上的这“儒”字与孔子有直接关系,春秋时期,鲁国孔子曾任汶上的行政长官,并上述鲁国国君将地名改为中都,孔子成为首任中都宰。孔子在中都释行仁道,据说在孔子的治理下,中都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俨然成为人们的理想之地。直到现在,当地人还在说孔子是汶上的第一任县令,这样说是有道理的。
对中都汶上的第五个印象是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如果说二十年前汶上只有车站一条街有点城区的样子,整个城区像个乡镇的话,那么现在的汶上城区必须要刮目相看了!如今汶上城区扩容了不知多少倍?道路宽阔、高楼大厦林立,没有导航,找个地方不太容易。汶上城建速度一流,堪称济宁第一,最主要是作风一流!说干就干,特别是在拆迁建设方面,说拆就拆,一拆一片。经过这些年的建设,汶上城建规模扩大,城市面貌早已今非昔比。
对汶上的第六个印象是发展快!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得快!汶上不只房子建得快,价格也升得也足够快!汶上房价经常名列济宁地区第一高,比邹城、兖州、曲阜还高,直逼济宁中心城区的房价。不知道是需求太大,还是土地供应太严的原因?
对汶上的第七个印象是矿产资源丰富!汶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资源,现有阳城煤矿、义桥煤矿、唐阳煤矿、义能煤矿,都是当地的利税大户,有利支撑了汶上的快速发展。前几年汶上还有几个铁矿,最初听到汶上有铁矿,我还有点不敢相信?这么近,竟然不知道汶上还有铁矿。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汶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上是我在汶上工作期间,通过住在汶上,接触汶上人,了解汶上事,逐渐形成的对汶上的七个印象,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留言指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