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蔡明《写作实践务必实践》有感
今年我真正意义上接触了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一直是我过不去的坎,新教材写作教学处处传递着新的写作教学观。读了生态语文倡导者蔡明老师《写作实践务必实践》的教学论文,我对“写作实践”有了新的认识,并在写作主题“议论文要言之有据”的教学中,把自己的收获付诸实践。
一、充分的写作时间。
蔡明老师在文章中提出,写作教学与实践的时间应该在一周内,写作课不少于四个课时。惭愧的是每周两节写作课总是被习题评讲,进度追赶抢掉半节课甚至一节课。写作教学,虽有简单引导、交流,只是浅层的走马观花,单元的写作能力点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第二单元的写作实践第一、二道题的落实,预备了整整两节课,课堂上的讲、评、写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呈现。
二、单元式整体教学。
蔡明老师认为,写作教学可以以单元和专题为整体的教学,始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我尝试在教读课文《敬业与乐业》中了解作者选择的论据是真实可靠的,即使是大总统、拉黄包车的故事,虽不是名人事例,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了解了论据的丰富性,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认识到议论性文章旁征博引的魅力。并在自读课文《论教养》中进一步感受论据的可靠,选材的取舍与丰富。我努力在阅读教学中解决写作第一部分“写作例话”的内容,做到以读促写。
三、必要的课前积累。
蔡明老师提出,写作实践第一道题是基础,“议论要言之有据”的第一道题是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积累论据。第二道题是《谈诚信》的习作。课前让学生积累关于诚信的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精辟见解。其中一个班级因为传达的原因未能落实积累。很明显,习作中呈现的论据大多是课堂教学交流时提及,积累的班级则论据较为丰富,选材也不会显得单一。议论性的文章如此,记叙类的文章亦如此。写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去关注校园的环境,写环境则以引导学生去关注花草的名称。总之,关注生活,注重积累是写作的根本。
四、有效的习作分类。
蔡明老师强调,习作在互评,讲评后分类留存好、中、差三类习作,并从中总结成功经验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和对策。在本次习作中众多学生选择的论据比较充分,选材紧扣论点。存在的问题是事例太过冗长,语言不够简洁,论证的方法比较单一等问题。发现这些问题,在下面的写作单元“学会缩写”“议论要合理”,则重点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格,展示优秀习作。习作的展示一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为学生写作提供身边的范本。
最后,蔡明老师还提醒我们,每道题的训练必须从尊重学情实际出发,用好写作提示,结合阅读与生活,让写作能力与生命成长在写作实践中“圆融共生”。
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还在摸石过河,需要多一点努力,多一点用心,多一点思考,因为写作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