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我曾经写过的东西,“18岁的青春打马而过,年少是包着寂寞的琥珀”。转眼间,闯仔都已然变成了18岁的帅小伙儿,好快!
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的走着或急匆匆的跑着,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紧握着自己的心事,一个又一个截然不同的个体,构成了丰富的社会。不断的成长,觉得自己日趋平和,仿佛渐入“知彼解己”的佳境。知彼解己早先就听过,有了透彻的领悟是在去年给别人做培训的时候。
之前为了让学员有更直观的理解,我会选择电影《搜索》里高圆圆刚被检查出癌症晚期,在公交车上不给老爷爷让座备受非议的那个片段,显然周边的吃瓜群众没有站在一个即将要死去人的角色上去理解她所表达的话。我们总是喜欢这样匆匆忙忙下结论,尤其是在现在这样很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或以敷衍了事的嗯嗯,啊啊,是的等方式回应,或以善意的建议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都不愿意花时间去诊断,深入了解一下问题的症结。
知彼解己是在沟通过程中,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的感受,而不是单纯为了回答对方问题的心态去聆听,然后再争取让对方理解自己。回想,我们沟通的方式,通常是在对方说话的同时,自己头脑里就开始组织语言去对答,甚至还在头脑中设想自己回应之后对方的反应等等,忽略了有效沟通最关键的环节——建立同理心。
今天上班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沟通是生活总最重要的技能。人们清醒时大多数时间都在交流。但是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和训练多偏向于读、写,说也占其中一部分,可是除了应试教育的外语听力,从来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去听。然而听懂别人说话,尤其是建立同理心,从对方的立场去聆听,去感同身受,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下面一段妈妈和孩子的对话看起来也许让你觉得哭笑不得,但却无数次在我们自己身上上演:
“宝贝儿,跟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会尽量理解。”
“可是妈妈,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一定觉得我很傻。”
“不会的,告诉我吧 ,宝贝儿。这个世界还有谁会比妈妈更关心你呢?妈妈就是想让你开心,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那好,说实话,我不想上学了。”
“什么?你说什么?不想上学?为了让你上学,我们做了那么大牺牲,接受教育是为你将来打基础,如果你像谁谁一样用功读书,成绩一定好起来,那样你就会爱上学习,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一定要安心学习,你有这个能力,要积极向上啊?”
沉默,孩子沉默。
“来,孩子,跟我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孩子继续沉默。
事实上,大部分沟通都是这样进行的。下次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抛开自己的经验,尽力真正了解对方,不要太过心急,要有耐心,要尊重对方。当你感同身受并建立同理心表达“你今天心情不好”,也许她们会沉默,但是已经开启了你们有效沟通的桥梁。
我的做法就是先理解别人。在问题出现之前,在评估和判断之前,在表达你个人观点之前,先理解别人。
所以,反思,你真的听懂对方想表达什么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