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家书

作者: Tree_Vac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13:22 被阅读0次

[cp]年过四十,谓之不惑,这人生说来漫长,大道理天花乱坠,豪言壮志气势汹汹,面对生死,我们终归还是脆弱的,还是会暴露自己最不堪的一些丑恶,由黑暗到光明,谁不会有那一瞬间的绝望和无助,以至于无端的挣扎和求助,却又呆在了突然的破晓。

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哪怕是陪着看,跟着游览都不算,最多只是感慨世事艰难,人生不易,跟经历病痛折磨,一夜之间便要换一种方式和态度去生活,谁都难以接受,的确自己过早消耗自己的身体,健康时不知珍惜,把该吃吃该喝喝纵容成了能吃吃能喝喝,凭身体,过不了不惑。

不惑之年就像一座大山,似乎注定这辈子在这短短十年间就要去看透以前不在意的,去明白今后要注意的,甚至用后半辈子,谨小慎微的活着。其实细细想来,没有人过的就是完美无缺的生活,总有取舍,也总有疏忽,在各种现实主义盛行的当下,健康往往都是被放在了后位,而年近半百,事业稳定,也差不多到了偿还健康的债了。这样说来一切有因有果,哪怕它难以接受,难以消磨,我们也要去承受,就像当初承受微时的不易艰辛是一样的。成家立业的艰辛,绵薄工资支撑两个家庭的不易,孩子渐渐长大却又总看起来不太懂事的担忧,这些难道不难吗?所以经受的已经足够,才能算得上不惑,现在又怎么能说做不到呢。

这样再说到未来,人生如果对半折叠,度过的这一半,是无怨无悔还是不足挂齿,都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可以高谈阔论的企业家还是三尺讲台有神明的教师,都种过梦想的种子,也都开出了各自的花。生活过得平淡也好,滋味也罢,既然名为淡泊就不用跟自己的过往那般计较,淡远江湖事,湖心亭台泊。今后的人生有多长,你不清楚,我们也不清楚,这就是现实,过去了的,看起来有高有低,分的出优劣与阶级,可是还没发生的,每个人都得到的是未知,与其听之任之,倒不如想当初母亲分娩时一般再去挣扎,嘶吼,与阻碍抗争,也许宛若新生也未可知。

这种鸡汤似的东西不是因为我年轻才说的出口,恰恰我是一个反鸡汤的人,我每一句话都没有限定未来的出口,也没有强求不惑之年的您要如何对待未来,这只是一些面对面说不出来的东西,一些二十岁的儿子对父亲的心里话。

祝您健康[心][/cp]

相关文章

  • 2021-04-13

    第一封家书 真是从小到大的第一封家书! 还记得高中开家长会,我写过自己心里话,那不是我的家书,更像是诉苦。那时...

  • 介绍傅雷家书

    本文是作者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第一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第二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欣喜...

  • 家书

    一封家书,一个世界 一封家书,一种情怀 一封家书,一种文化 一封家书,一个担当 家书 是一个纽带 从信的这端到那端...

  • 给外公外婆的家书

    亲爱的外公外婆: 您们好!写的第一封家书,更是写给你们的第一封家书。为什么想着给你们写呢?一是寄托一下思念之情;二...

  • 旧函重温(1)

    今天整理书柜,发现十多封大学期间收到的书信,包括家书、同学来信、朋友来信。 家书中,仅存两封姐姐的书信。第一封信是...

  • 一枕家书 永远的爱

    亲爱的爸爸: 您好! 这是我写的众多信中的一封,但确是第一封家书,也是成年后写给您的第一封。为此我...

  • 【灯下读史】家训的力量之30——胡适教子

    近读《胡适家书》一书,书中收录有胡适早期近30年的家书206封,其中写给孩子的家书不多,仅有2封。 读其中一封19...

  • 给郭麦兜的第121封家书

    给郭麦兜的第121封家书 一天连写两封家书,一定是触动了心里最柔软的部分。 我表达了我的观点之后(第120封家书)...

  • 给郭麦兜的第112封家书

    给郭麦兜的第112封家书 没想到第111封家书和第112封家书隔了那么久。 今天是郭麦兜军训结束的第二天,也是妈妈...

  • 读《傅雷家书》有感

    我从未想过,一封家书能有这么大的能量。一封家书寄托了千千万万的情感。一封家书使我走进了傅雷与父母的感情世界。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封家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we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