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上海老城隍庙的前身是金山神庙,金山神庙怎么会变成老城隍庙的呢?
金山神庙,祀奉的是西汉大司马霍光,庙里的方丈叫智明和尚,他学识广博才华出众。那一年春天,智明和在禅房读经,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樵歌。
乾坤混淆灰瑕瑕哎,
灵符宝剑护官衙啊
春捐秋租献朝廷哎,
樵夫渔人泪双下啊!
智明和尚心想,唱歌人倒是一个很知道百姓疾苦,敢地讽刺朝廷的人,探头一望,只见风雨中,一个衣冠整洁的穷秀才挑着柴担,边唱边向庙内走来躲博雨,智明和尚很器重人才,赶忙走出禅房,迎上前去。
秀才姓秦,是个孝子,家住在离庙南五里的秦家村。智明和尚和秦秀才交谈之后,才知道他家境贫寒,便叫他搬到庙里来住。日子一长,两人谈古说今,成了莫逆之交,后来,秦秀才得到智明和尚的的资助。在省里中了举人,金殿会试又考中头名状元。皇帝封他为松江知府,到江南走马上任。秦知府不忘旧友恩情,经常抽空在金山神庙跟智明和尚促膝谈心,虚心讨教审理疑难的办法。
有一次,秦知府正在书房批阅公文,忽听管家禀报,说老夫从茶水不进,卧病床上,秦知府赶忙来到内屋,向母亲王氏夫人请安,询问病怀表 ,王氏对儿子说道:“昨晚金山神托梦嘱我超赴京朝见皇帝,诉说守寡教子的苦衷,如果让我亲眼看一下金銮殿是啥样子,死也瞑目了。”秦知府听罢,紧锁双眉,觉得这件事情实在难办。但又不能违背母亲的心愿,使她加重病情。怎么办呢?决定找智明和尚商量。智明和尚听了笑道:“大人,金山神托梦,分明叫你替老夫人建造一所庭院养老,以尽一片孝心,依我之见,选择一块宽地,依照金銮殿的模样,建造一座庭院,一来医治老夫人的心病,二则来也让江南的老百姓开开眼界。秦知府立即采纳了智明和尚的意见,化了半年时间,依照金銮殿的庭院在黄浦江边落成,老夫人看着四周的龙墙凤檐,赞赏不绝,回到家里,病果然好了。
这件事一传,男女老少,纷纷前往观看金銮殿。人群中,有个胡政的人,因儿子胡来,逼奸未成,害死人命,被秦知府斩首示从,因此怀恨在心,等待时机要报杀子之仇。胡政回家后,立即写了秦知府私造金銮殿,蓄意谋 反的折子,带了金银财宝,直奔京城,托人向皇帝奏本,陷害秦知府,皇帝见了奏本勃然大怒,派钦差带了胡政,到江南察访。
当时朝廷内部,新旧两派相互排挤,秦知府的老师深怕此事连累自己,派人星夜赶往松江,给秦知府报信。秦知府感到大祸临头,立即赶到金山神庙找智明和尚商量对策。智明和尚多智善谋 ,和秦和府如此这般一说,秦知府顿时转忧为喜,连连点头称道:“妙!妙!妙!”
三天之后,钦差到了上海,直至新造的金銮殿。谁智他一进大门,只见金山神霍光的高大塑像,端端正正坐在大殿正中,钦差觉得好生奇怪,智明和尚笑脸相迎,献上香茗,对钦差大臣禀报,王老人曾在金山神面前许愿,一旦儿子得中状元,一定替金山神再塑金身,重修庙宇。这幢大殿就是王老夫人为金山神新造的。胡政在一旁听了,大惊失色,浑身颤抖。钦差怒不可遏,把胡政判了诬害忠良的罪名,发配充军。
秦知府去世后,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上海城隍,从此金山神庙就变成上海城隍庙了。所以,上海城隍庙跟其它地方的城隍庙不同,因为前殿已祀奉了金脸的金山神,红脸的上海城隍只好放到了后殿了。
讲述者:杨荷生 严炳泉
讲述时间:1980年5月
讲述地点:南市区预园街道
注:老城隍庙的传说,有多种异文,本刊发表的是其中的一种。
本文收录于上海《采风》报1980年7月5日创刊号第2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