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如在梦中,深圳已然成为世界大都市,这是放眼全球都不可能有的城建速度。
七年前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选择去深圳,原因很简单: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到了遍地黄金的地方我也可能忍饥挨饿。
很多人说,我们那个时候去深圳早就错过了深圳造富的黄金期,2013年,很多人已经在深圳完成了原始积累。整个城市也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注意自己的国际形象,城中村一个个面临拆除改造。
来到深圳,你大概率会住进城中村,这里的人居环境可能还赶不上自己老家的水平,房间昏暗无光,一年到头阴冷潮湿,住所除了床铺就是厕所,活像一间“牢房”。不管怎样,我们好歹能够落脚,接着开始我们的新生活,开始我们的城市美梦。
多少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他的老板梦,积少成多,先易后难,吃苦耐劳,不分昼夜。有些城中村就这样被改造成了小小的加工厂,赶上当时香港的制造业外迁,也赶上国内经济放活,市场供不应求,小电子厂,小代工厂,小包装厂,迅速崛起。
现在城市治理现代化,考虑到各种安全隐患,公寓楼不许办工厂了,城中村也一一在拆除,那种野蛮生长,低成本创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那么,我们这代年轻人训着父辈的脚步再次来到这样的城市,留给我们的机会还很多吗?
我们大概率只能当一个打工仔吧!连做老板的想法都没有了,有的只是讨生活,赚了大钱能带回老家享用。眼看房租看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若不是省吃俭用,一年到头存下来的钱恐怕还不如老家上一份两三千元的班。
更多的人心有不甘,不愿回到老家,坚持着。到了35岁,体力跟不上了,家庭的拖累多了,熬夜熬不了了,深夜也还不起来了,也就是自己青春的热血消耗殆尽的时候,你大概率也要背起行囊,回到小城市了。
城市并不说什么,它的美好在那里,它的狰狞也在那里。而我,从未踏足深圳,总觉得欠它一个相遇,总觉得有一份理想这辈子都不会绽放了。
如今安稳的生活在五线小城市,收入足以养家,房子宽敞,汽车足够代步,没有快节奏的生活,有的是泡温泉的闲适,有的是人情熟络的亲切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忽然,背后有人说:你不去深圳,你的孩子也要去深圳,眼前的享受就是未来孩子们的高山。我想,真有点言过其实了。中国之大,人有万万种活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