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内存布局

作者: Fitz_Lee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00:06 被阅读11次

    JVM虚拟机内存结构,以及它们的作用

    线程私有:栈区,本地方法栈,pc指针
    线程共有:方法区,堆区

    JAVA的JVM的内存可分为3个区:堆(heap)、栈(stack)和方法区(method)栈区: 每个线程包含一个栈区,栈中只保存方法中(不包括对象的成员变量)的基础数据类型和自定义对象的引用(不是对象),对象都存放在堆区中每个栈中的数据(原始类型和对象引用)都是私有的,其他栈不能访问。
    栈分为3个部分:基本类型变量区、执行环境上下文、操作指令区(存放操作指令)。
    堆区: 存储的全部是对象实例,每个对象都包含一个与之对应的class的信息(class信息存放在方法区)。jvm只有一个堆区(heap)被所有线程共享,堆中不存放基本类型和对象引用,只存放对象本身,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和数组都在堆中分配。
    方法区: 又叫静态区,跟堆一样,被所有的线程共享。它用于存储已经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33675

    image
    image

    JMM模型

    https://www.cnblogs.com/lewis0077/p/5143268.html
    Java内存模型是围绕着并发编程中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这三个特征来建立的
    - 原子性(Atomicity):一个操作不能被打断,要么全部执行完毕,要么不执行。在这点上有点类似于事务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回退到执行该操作之前的状态。
      基本类型数据的访问大都是原子操作,long 和double类型的变量是64位,但是在32位JVM中,32位的JVM会将64位数据的读写操作分为2次32位的读写操作来进行,这就导致了long、double类型的变量在32位虚拟机中是非原子操作,数据有可能会被破坏,也就意味着多个线程在并发访问的时候是线程非安全的。

    • 可见性: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做了修改之后,其他的线程立即能够看到(感知到)该变量这种修改(变化)。
        Java内存模型是通过将在工作内存中的变量修改后的值同步到主内存,在读取变量前从主内存刷新最新值到工作内存中,这种依赖主内存的方式来实现可见性的。
      无论是普通变量还是volatile变量都是如此,区别在于:volatile的特殊规则保证了volatile变量值修改后的新值立刻同步到主内存,每次使用volatile变量前立即从主内存中刷新,因此volatile保证了多线程之间的操作变量的可见性,而普通变量则不能保证这一点。
        除了volatile关键字能实现可见性之外,还有synchronized,Lock,final也是可以的。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在同步方法/同步块开始时(Monitor Enter),使用共享变量时会从主内存中刷新变量值到工作内存中(即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值到线程私有的工作内存中),在同步方法/同步块结束时(Monitor Exit),会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值同步到主内存中去(即将线程私有的工作内存中的值写入到主内存进行同步)。
        使用Lock接口的最常用的实现ReentrantLock(重入锁)来实现可见性:当我们在方法的开始位置执行lock.lock()方法,这和synchronized开始位置(Monitor Enter)有相同的语义,即使用共享变量时会从主内存中刷新变量值到工作内存中(即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值到线程私有的工作内存中),在方法的最后finally块里执行lock.unlock()方法,和synchronized结束位置(Monitor Exit)有相同的语义,即会将工作内存中的变量值同步到主内存中去(即将线程私有的工作内存中的值写入到主内存进行同步)。
        final关键字的可见性是指:被final修饰的变量,在构造函数数一旦初始化完成,并且在构造函数中并没有把“this”的引用传递出去(“this”引用逃逸是很危险的,其他的线程很可能通过该引用访问到只“初始化一半”的对象),那么其他线程就可以看到final变量的值。

    • 有序性:对于一个线程的代码而言,我们总是以为代码的执行是从前往后的,依次执行的。这么说不能说完全不对,在单线程程序里,确实会这样执行;但是在多线程并发时,程序的执行就有可能出现乱序。用一句话可以总结为:在本线程内观察,操作都是有序的;如果在一个线程中观察另外一个线程,所有的操作都是无序的。前半句是指“线程内表现为串行语义(WithIn Thread As-if-Serial Semantics)”,后半句是指“指令重排”现象和“工作内存和主内存同步延迟”现象。
      Java提供了两个关键字volatile和synchronized来保证多线程之间操作的有序性,volatile关键字本身通过加入内存屏障来禁止指令的重排序,而synchronized关键字通过一个变量在同一时间只允许有一个线程对其进行加锁的规则来实现,

    happens-before原则:
      Java内存模型中定义的两项操作之间的次序关系,如果说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操作A产生的影响能被操作B观察到,“影响”包含了修改了内存中共享变量的值、发送了消息、调用了方法等。
      下面是Java内存模型下一些”天然的“happens-before关系,这些happens-before关系无须任何同步器协助就已经存在,可以在编码中直接使用。如果两个操作之间的关系不在此列,并且无法从下列规则推导出来的话,它们就没有顺序性保障,虚拟机可以对它们进行随意地重排序。
      a.程序次序规则(Pragram Order Rule):在一个线程内,按照程序代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准确地说应该是控制流顺序而不是程序代码顺序,因为要考虑分支、循环结构。
      b.管程锁定规则(Monitor Lock Rule):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锁的lock操作。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同一个锁,而”后面“是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c.volatile变量规则(Volatile Variable Rule):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取操作,这里的”后面“同样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d.线程启动规则(Thread Start Rule):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e.线程终于规则(Thread Termination Rule):线程中的所有操作都先行发生于对此线程的终止检测,我们可以通过Thread.join()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的返回值等作段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执行。
      f.线程中断规则(Thread Interruption Rule):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Thread.interrupted()方法检测是否有中断发生。
      g.对象终结规则(Finalizer Rule):一个对象初始化完成(构造方法执行完成)先行发生于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g.传递性(Transitivity):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操作B先行发生于操作C,那就可以得出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C的结论。
      一个操作”时间上的先发生“不代表这个操作会是”先行发生“,那如果一个操作”先行发生“是否就能推导出这个操作必定是”时间上的先发生 “呢?也是不成立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指令重排序。所以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与happens-before原则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衡量并发安全问题一切必须以happens-before 原则为准。

    Java对象分配和内存布局

    https://blog.csdn.net/tjiyu/article/details/53923392
    https://blog.csdn.net/tjiyu/article/details/53932122

    JVM内存

    内存分布大纲


    image.png

    垃圾回收大纲


    image.png
    image.png

    介绍JVM中7个区域,然后把每个区域可能造成内存的溢出的情况说明

    • 程序计数器:看做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行号指示器。是线程私有的内存,且唯一一块不报OutOfMemoryError异常的内存区域。
    • Java虚拟机栈:用于描述java方法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被执行时都会同时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就报StackOverflowError, 如果虚拟 机栈可以动态扩展,当拓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 是线程私有的。
    • 本地方法栈:与虚拟机栈相似,不同的在于它是为虚拟机使用到Native方法服务的。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和OutOfMemoryError。是线程私有的。
    • Java堆: 是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如果堆上没有内存完成实例的分配就会报OutOfMemoryError.
    • 方法区(永久代):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当方法区无法满足内存分配需求时,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是共享内存。
    • 运行时常量池:用于存放编译器生成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是方法区的一部分。无法申请内存时抛出OutOfMemoryError。
    • 直接内存:不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的一部分,也不是java虚拟机规范中定义的区域,是计算机直接的内存空间。这部分也被频繁使用,如JAVA NIO的引入基于通道和缓存区的I/O使用native函数直接分配堆外内存。如果内存不足会报OutOfMemoryError。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JVM内存布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dv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