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里说,人勤奋的三种方式自下而上分别是投入努力,方法论和目标。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努力,那么你的勤奋仅停留在第一层。如果你一边努力一边探讨方法论,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周密的方法论,你就达到了第二层。这第三层是目标。围绕你的目标来努力的勤奋是最高端的勤奋。这个目标可以替换为战略,愿景,视野。这是普通人最难达到的层次,当然形成一套有效的方法论也并不容易。他是在你循序渐进过程中不断提升目标而不断调整的战术。就像我们看待现在的教育,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其实考验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本身。在同等程度的学校教育为什么出来的学生同样参差不齐? 这里最大的局就是目标和视野。你有什么目标,能给孩子什么样的视野将直接决定孩子的人生观以及状态乃至如何设计ta的人生蓝图。讲到这里,你还会为孩子本身而懊恼吗?没有目标和视野的努力显得没有驱动力而不能持久,没有方法论的努力则显得杂乱无序低效。倘若你能形成一个正回路,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在投入方法论和目标上走一遍:首先投入时间努力起来,在探索出合适的方法论,再据此聚焦自己的目标并实现ta。那么恭喜你,你的勤奋就达成了想要的结果。
让我用自己的一个例子来举例说明一下。我从7月开始每天早起晨跑。这里印证的就是一旦开始持续行动,就达成投入的维度。我在坚持完一段时间的时候觉得我需要把这个事情量化一下让我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数据以及提升方向。于是我买了个运动手环来计数。从30天开始我每天都戴着手环开始运动。并且我设计了每周五天要达标这样的目标。就在这样的目标下我又坚持了20天了。我发现我体能有些糟糕。每次跑完步头有点发晕。我意识到我的能量不足,必须改变饮食。而后我又想到跑步这么一件枯燥的事情如何将他趣味化? 是不是可以每天一边跑一边听英文呢? 这样并联做事的方式既节省时间又增加乐趣何乐而不为? 这些又是新一轮方法论的引申和思考。等我有了能量之后我也许又会给自己下一个新的目标。这就是形成了一个个正循环,它会源源不断的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直至常态化。这和自我迭代的方式似乎也是不谋而合的?待我再复盘一下自我迭代再来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