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随老师参观了第二届“包公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作品展。
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看书法展,当然并不是说以前看的展都不正经,只是这次是在专业老师夏阳老师的引导、讲解下看展,不再是走马观花似的附庸风雅,附庸风雅似的走马观花,而是从”纸上谈兵“中抽离,对书法有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夏老师先从书画展的布展说起,介绍了布展的一些常规路线格式,观众看展的一般顺序,考虑到布展的美观性、统一性、观展的视觉舒适度等,参展作品一般都选择直幅......
夏老师一段专业的介绍把我这个门外汉(婆)拉进了门内,从此这美丽世界又多了一个文化人。
“看这幅行书作品,(好漂亮!!一片哇哇乱叫),首先咱们看整体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章法,这幅作品整体布局协调平衡,行笔抑扬顿挫,浑然一体...”
“这幅草书作品好在哪里呢?你们看这两个字之间是不是笔断意连,相互照应,这两个字呢又游丝相连,是不是有种流动的美?这一笔长竖,潇洒恣肆,让整幅作品顿时意趣横生.....。草书也不都是连笔,就像一句长乐句,也是有气口的,一幅好的作品应该是会呼吸有生命的!”
我看到了我正在临写的《峄山碑》小篆作品,惊喜如见故人:“这个字是”无“,这个是”万“,这个我刚写过,叫什么来着......”
夏老师一帧帧详细讲解,我们边感叹边对比边找差距,眼界大开。 我对甲骨文、篆、隶以及不同书家不同风格的楷书、行书等等这些对我来说还只是个概念的概念更有了概念,我看到了汉字演变的脉络,看到了汉字书法清晰的传承轨迹。
我们不能只囿于书斋,还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书法需要交流,需要碰撞。
很多同学还带着作业,有的直接把作业跟墙上作品“相提并放”,边对比边点评。
综观所有参赛作品,虽然我看不太懂(级别太低),但是依然能强烈地感觉到美!
我忍不住再次回头,我突然就想到了王诗玥和柳鑫宇那美得让人窒息的冰舞:那收放自如的律动,腾转翻飞的流线,细腻投入的情感表达,不就是一幅撼动人心的书法作品吗?!不就是一部冰舞艺术的法书吗?!
“怎么样?有收获吗?“
夏老师这一问像一枚鱼钩(小时候作文都这么写)勾起我与书法从未失去却也不曾拥有的若即若离的情感记忆。
书法与我并不陌生。 小时候看爷爷写字,墙上那漆黑一片的宣纸是我记忆中的烙印。
爷爷自幼研习书法,精于各种书体,虽有名气却从不张扬。爷爷教我的第一首诗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他在给我讲诗,也是在讲他自己。
爷爷一生历经磨难,铁骨铮铮宁折不弯,辛苦委屈从不为外人道。他的坚韧,他的情怀,他的热爱,都流诸笔端,坦坦荡荡无遮无拦。
“山阻水挡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这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的言传身教是我的美学启蒙,诗书传家奠定了我的美学基础。
后来看爸爸写字,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爸爸跟朋友合作,年前在集市上卖春联。爸爸当街挥毫,一众人围观,朋友负责“财务”。这事儿传到爷爷耳朵里,气得老人家连夜从城里赶到我们居住的小镇,连夜把爸爸一顿痛骂:有辱斯文!
19xx年我爸在上海组织策划了《颜语山水画展》,我们姐俩随行,我在书画世界徜徉了半个多月,大人忙不过来时我就帮忙售票。记得当时上海市市委书记汪道涵及书画界名流都到会祝贺,并联袂作画,那是一次高规格的“雅集”,只可惜当时的我只对各式各样从没见过的面包、蛋糕、汽水感兴趣,那瓶装的橘子汁好喝到我现在都记得它撺鼻子的味道。
如今老爸已近80,每日仍坚持练笔不辍。爸说要把因迫于生计而荒废的几十年补回来,“取悦自己,独酌品仙气,只争朝夕”。
至于我?身在福中不知福说的就是我!直到走进“静笃斋”,才发现几番寻寻觅觅,原来我属于这里!蓦然回首,才感叹熟视无睹的可恨可恼可怕与可悲。
这是我要的安静,这是我要的笃定,静笃是一种力量,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让我有勇气破茧而出面对过往,让我能自信地接纳世间的荒腔走板 。
感恩遇见,这是上苍对我的挽救与奖赏
这一次,我绝不放手!
就让我从”点“开始,勇敢地出走吧,走出我的”线“,走出一个全新的我。
目前我在临《峄山碑》,这是我书法之旅的开始,虽然现在是看一眼写一笔、写一笔看几眼,而且字的间架结构、线条的均匀流畅等都有待进步,但我坚信假以时日我就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能从对临到背临,从背临到创作,等我胸中有片大竹子之时,就是我缀字成行,积行成篇之日!
夜已深,我仍沉迷于点画之间
一铺纸,就打开了一个会话界面,一方方彩笺,就是写给先祖的问候
一提笔,世界顿时安静下来,生活也不再零零碎碎
一挥毫,可温婉清丽,可潇洒飘逸、 可放浪无忌,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我的心事就都在了
能读懂书法的美,世间的美就无不在你眼前了。往后余生以美为信仰,我又怎能绕过书法的美呢?!
一念即起,从此沧海桑田
许你一世芳华
待我人书俱老
2022-03-28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