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成了抽象的、片面的、静止不变的思想方法的代名词,与之相对的概念则是辩证法;
而分析哲学学派也拒斥形而上学,他们认为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无法用经验证实或证伪的,不过是一种没有实质意义的文字游戏。
“形而上学”被曲解成这样,其心中之苦闷,不亚于“小姐”。
名不正则言不顺,今日,俺要借亚里士多德之名声,还“形而上学”以本来面目。
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指最基本的哲学原理,本来并无贬义。
安德罗尼柯在编撰亚里士多德的遗稿时,将亚氏论述最普遍、最根本的哲学原理的内容编入一册,列于亚氏论述自然哲学原理的《物理学》之后,并给这本小册子起了个名字【metaphysics】。
meta,在古希腊语中指“在……之后”或者“超过超越”的意思;physics,就是“物理学”。
中国译者根据“信达雅”的原则,以及《周易 * 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这句话,将其译为《形而上学》。
无论是古希腊语,还是中文翻译,用词都十分恰当,可谓名正言顺。
《形而上学》排在《物理学》之后,这个是不消说的,它所讲的内容又是最普遍、最根本的哲学原理,这当然是超过、超越物理学的东西;
在中国思想文化之中,与之相对应的概念非“道”莫属,翻译成“道学”肯定不如“形而上学”更好。
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的百科全书体系思想中,是处于最高位置的,乃“第一哲学”,它是亚氏学说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
从现实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亚氏概括出了自己的第一哲学。
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的【philo-sophia】,philo,指“爱”,sophia,指“智慧”。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并探求智慧的学问,最早的哲学实际上涵括了当时人们的全部知识。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
从哲学史角度看,“哲思始于惊奇”,每个哲学家无不是由于对世界的变化及万物的生成产生了疑问,才开始了思考。
哲学是纯粹为了知识而追求知识,其中并不夹杂任何其他目的;只有这种知识才是真正自由的知识,因为它不受制于其他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知识有很多种类,也有很多层次,哲学知识不同于一般的工具性知识,它是研究本原及最初原因(第一因)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导向智慧。
其他的学问,只是截取“存在”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而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是最哲学的哲学,它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之全体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主要讲了哪些东西呢?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