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腿走路的人啊,为何你们如此悲伤?」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缪
大约从19年开始,我接触到不少饱受抑郁折磨、自我放弃甚至产生自残念头的未成年孩子,并且数量有上升的趋势。
作为一名在一线教书的教师,我既震惊又心痛。震惊于他们过于年轻就对生活彻底绝望,心痛于社会的冷漠与不公,摧残了多少脆弱敏感的心灵。
那些孩子,就像是迷失在无边黑暗里的幽灵,瑟缩着,呻吟着,挣扎着。他们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只能在原地打转,直到精疲力竭。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存在心理学中的「生命态度」概念。
何谓生命态度?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如何看待、感受并应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处境。它不仅指向具体的行为模式,更涉及内在的情感和认知层面。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也有许多饱受生命困境折磨的人物。例如,《少年维特的烦恼》里那个充满激情却又极度敏感的维特;《刺猬的优雅》中决定自杀的13岁小女孩帕洛玛;还有《燃烧》里在虚无中挣扎的青年钟秀。他们身上,都深刻反映了一些孩子们正在经历的苦痛。
维特是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他渴望纯粹的爱情,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溃不成军。他用尽全力去爱,却换来一次次的失望和背叛。理想的破灭,让他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整日愁眉苦脸,悲观厌世。
与其说维特输给了现实,不如说输给了自己。他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外在,却忘了照看自己的内心。当外界无法满足他的期待时,他便彻底崩溃,选择自我放逐。
维特的故事告诉我们,单单活在理想里是多么危险。生命需要扎根现实的土壤,需要在挫折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小说《刺猬的优雅》中,小女孩帕洛玛对生活彻底绝望。在她眼中,这个世界虚伪而荒诞,毫无意义可言。于是,她决定在13岁生日这天结束自己的生命。
帕洛玛身上,体现了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所说的「噁心」(Nausea)。对生存本身的彻底厌倦,对周遭的一切感到无比荒谬。她看透了太多肮脏与不堪,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用自我毁灭来表达最后的抗议。
但讽刺的是,帕洛玛的死亡计划,恰恰证明了她对生命的渴望。她太年轻了,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果有人愿意倾听她的故事,愿意帮她一起寻找新的希望,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说到生命的虚无感,李沧东导演的电影《燃烧》可谓刻画得入木三分。男主角钟秀的人生,就像一潭死水,毫无波澜。他对周遭的一切都提不起劲,只是飘飘荡荡,漫无目的。
钟秀身上,反映了「存在感」(sense of being)的彻底缺失。他感觉不到自己真实地「活着」,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如同被困在一个巨大的泡沫里,看似自由,实则无路可逃。
存在心理学大师弗兰克说,人是一个「寻求意义的存在」。我们并非要逃避痛苦,而是要在痛苦中找到精神寄托。罗洛•梅则指出,承担责任、奋发图强地活着,是摆脱虚无的良方。
如果有天,我能面对像维特、帕洛玛、钟秀这些困顿的灵魂,我想我会这样对他们说:
我会告诉维特:「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但不妨试着把这种情感升华为创作的动力。用艺术来抚慰内心,用智慧来拥抱生活。爱情也许会令人失望,但爱的力量永远存在。」
我会告诉帕洛玛:「帕洛玛,我知道你对这个世界很失望。但相信我,在那些虚伪背后,一定还有值得期待的美好。不如我们一起去发现吧,去尝试一些从未做过的事,说不定会有惊喜收获呢?」
我会告诉钟秀:「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感到乏味,是因为太被动了。不妨主动一点,去开创一些不一样的可能性。哪怕是很小的尝试,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你觉得呢,钟秀?不如从明天开始,给自己列个有趣的计划?」
生命的意义,有时就藏在我们寻常的日子里。那些细微的快乐,那些温暖的陪伴,那些热爱的事物,无一不在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生命的困境,往往源自我们对自己的误解。我们对生活期待过高,却忘了脚踏实地;我们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总想一步登天,却不愿意耐心地经营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但生命的真谛,恰恰在于直面困境本身,在黑暗中坚持,在绝望里寻找突破口。正如卡缪所说,真正的英雄,并非否认荒谬,而是不断反抗荒谬。这种反抗,不是对命运的怨恨,而是对生的热爱;不是对他人的控诉,而是对自我的承担。
这些理念听来铿锵有力,但若想借这些语言便要孩子提起劲儿,重新站起来,老实说并不切实际。
因为孩子的肩头是沉重的:社会的期望、家人的企盼、自我的要求,仿佛千斤重担压着他们。
我们需要提醒孩子,这些压力都是真的,生命确实充满磨难,然而,最重要的是「你无需独自承受这一切。」
与其把所有的期望都视为压力,不如思考哪些才是自己真正认同的理念。为此,我们得学会对外界和自己说「不」,给内心留下喘息的空间。适度的卸下包袱,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同时,也要懂得寻求支援。找到愿意倾听自己、鼓励自己的朋友,让他们的爱成为自己前行的动力。生命的道路上,没有人能独自走到终点。我们都需要同行者的陪伴。
生活的真谛不在于取悦所有人,而在于忠于内心;不在于耀眼的成就,而在于每一天的充实与满足。与其被动地接受强加的重担,不如主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这个过程也许艰难迷茫,但那都是成长必经的阶段。学会独行,学会同行;学会坚持,也学会放弃。学会接受生命的困境,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接受、处理与放下。
对孩子不容易的,对大人同样不容易,何苦互相为难?当大人看见孩子身上的困境,是否也唤起了自身受困的经历,以至于无形中把自己的焦虑和苦痛,转移到孩子身上呢?
从这里又回到前面,存在心理学对生命态度的诠释:「是我们如何看待、感受并应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处境。」
当我们要孩子做什么之前,我们不妨先问问我们自己:
我怎么看待自己?
我对生活有什么感受?
我怎么处理我与世界的关系?
我知道我活着,而我是以什么样的状态活着呢?
或许当我们重新认识了我们自己,我们也能用同样的方式去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去了解他自己的生命态度。进而,我们清晰了我们的生命态度,我们就更有可能知道,该接受什么,该放下什么,该往哪里去。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