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感看起来好像只有设计师和建筑师在日常工作中才需要这种能力,但事实上所有人对空间技能的使用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频繁。
大家小时候一定被父母或老师要求过字要写得整整齐齐,数学题要写好解题步骤。但是,如果缺乏空间感,哪怕是简单如写字时的一笔一画、解题时数字往哪儿摆或者简单的计算求和这类任务,都有可能变得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
什么是空间感?
空间感是我们对周边的三维的感觉,包括远近、上下、左右三个维度。比如判断东西是否够得到,看到物体动态和静态的变化,知道物体位置的变化,知道空间内物体的具体位置等。
空间感的三维性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周全的意识,从多角度去探索问题。同时建立完整的感觉,帮助孩子发现缺什么,这对孩子以后的阅读理解力很有帮助。
另外,空间感中的平衡、对称与运动过程的协调也有密切的关系。空间感是规律意识的土壤,而规律是数学的灵魂。
由此可见,空间感在孩子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那空间感不足又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呢?
影响:
1.逃避动态的团体活动;
2.空间相对位置判断不良;
3.追视移动的物件有困难;
4.阅读、写字时容易跳行漏字;
5.写字常写倒反,写作业容易疲累;
6.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概念不清;
7.左右方向容易混淆,方向感差常迷路;
8.写字大小不一,间距不整齐,部首写反;
9.图片、符号或者物品之间,找出【相同】或者【不同】有困难;
10.周围的人跑来跑去会让他不开心或忍受不了(处理不来过多的视觉刺激)。
空间感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人的空间感是可以慢慢提升的。既然空间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那么,什么时候进行培养才会事半功倍呢?
来自国外的一项研究结果给出了答案:人们80%的智力是在小学前后形成的,智力不比知识,后天努力不如前期开发有效。而3-8岁,正是培养空间感的最好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其实已经开始进入探索期,进入了空间敏感期,探索精神变得更强,他们会用身体去感受空间的奇妙。
如何培养孩子的空间感
1.让孩子多动手
培养孩子的空间感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要鼓励孩子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动手操作。
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时,可以让孩子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等,让孩子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形成简单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培养孩子的空间概念。
2.玩游戏感知空间
通过各种游戏也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
比如:在家里的某个地方,家长藏好玩具,和孩子一起画出家里的平面地图,引导孩子自己来解释这个地图,然后再把藏玩具的地方标出来,让孩子看着地图去找玩具等,这些游戏活动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多多地参与进去,孩子会在游戏中玩得很开心,也能促使孩子大脑思维活跃,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
3.玩构建类游戏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构建类玩具,这类玩具能够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精细动作、发散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孩子可以利用构建类玩具搭建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沐苗999学具,让孩子自由发挥组合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助于孩子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4.多用空间词汇
空间认知与空间词汇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空间类词汇掌握得越多的孩子,他们的空间认知也越好。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地给孩子强调一些空间词汇。
比如“能不能帮我把袋子里面的肉,拿到冰箱的最下面层?”,“超市在我们家的右边,幼儿园在我们家的左边。”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只是包含了“里外”、“上下”、“左右”这些空间词汇,但是孩子们靠着这些词语线索,就能去推理“上”的反方向是“下”,它们在三维空间里是竖直的对应关系,孩子的思维也就立体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