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状态仍旧是双管齐下,一边继续通读《史记》里面的传记故事;一边在读一本颇有年代感的侦探小说《长眠不醒》。《苏秦列传》篇幅极长,大部分内容又是对话,读起来颇有些吃力,目前还无从下笔。相较而言,《长眠不醒》作为一本小说就显得十分简练,故事讲得也很有趣味,可读性更高些,相信书评不久便会诞生。
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今天写一篇随笔而找好“借口”。高二之前的我,不大喜欢看电影,哪怕是老外的那些特效电影也不大能吸引我的眼球,更多的时间都花费在动漫与游戏上。但是对于枪战,我的喜爱是始终如一的,却远远算不上一名军迷,因为我的喜爱范围仅局限于兵器。初中沉迷的《穿越火线》与《反恐精英》等网游,更是对这种激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概到了初三那年,CCTV6播放了电影《敢死队》,这才让我真正地爱上了电影(确切的说,当时我爱上的只是枪战电影……)除了李连杰外,电影里的那些面孔我一个也不认识,但我认为这部电影很好,它聚集了一群“轰天猛将”,他们各有精通的领域:或指挥,或狙击,或搏斗,或暗器等等,手里拿着各种精良的武器装备(小握把+瞄准镜+手电筒+红外线,我就认为这把武器指定很厉害),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观后感就只有一个字“帅”!
为此,我才在网上了解到这个硬汉团队的领头羊——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进一步了解后,才知道他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约翰•兰博”,特种战士嘴里面的标杆。但我对这个演员,还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除了一副铁打般的身材外,一张半面瘫的脸,还有一双下垂略显忧郁的眼睛,这就是我对他最初的全部印象。我观看了他的全四部《第一滴血》,只是单纯为了过瘾,但是这个系列却最终深深吸引了我。兰博这个孤独忧郁、却又近乎无敌的老兵形象,从越南战场死里逃生,在社会中浑浑噩噩,饱受欺凌,最终大显神威,攻占城市;又分别转战越南战俘营、阿富汗战场与缅泰边境,重出江湖,一场腥风血雨之后,俯视着破败凌乱的战场,然后默然离去,只留下一个无声的背影,隐姓埋名地过上了田园生活,何止是帅?简直是帅!他身上特有的雄性气质与孤胆英雄形象,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做个幻想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这进而让我对演员本身的兴趣油然而生,自此这位“硬汉专业户”的名字,一度成为了我选择影片时的唯一关键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