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道义章第五
【原典】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念旧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译文】
总是向人显示聪明,其实是愚蠢的行为。有过错而不能反省的人,必会陷入愚昧。陷入迷途而不知房子鄙人混乱,迷惑。因言语招致埋怨,必然产生祸患。政令与心愿不一致,则必然导致政令偏废。号令前后不一,无法执行,必然导致失败。发怒却没有威严,无人畏惧,必然会受到侵犯。喜欢当众侮辱下属的人,必然要遭殃。对自己的部下过分责难的人,必然会令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怠慢其所敬重的人,必然会招致不幸。貌合神离者,必然陷入孤独;亲近奸谗小人,远离钟良之士者者,必然遭遇灭忙的厄运。亲近女色,疏远贤人者,必然昏庸无能,一事无成;女子干政,必然会使社会产生动乱。私下买卖官位,让庸碌之辈掌权,就会导致政事虚浮,误国费事。欺凌属下,以势压人者,也必将受到属下的侵犯;名不副实者,虽耗尽精力,亦不能办好事情。对己宽容,对别人求全责备者,什么事情也办不好;对己宽厚,对别人刻薄者,必将被人所唾弃。因为属下微小的过失就忽略其功劳的,必将大失人心,最后损害自身利益;上下离心,内外异志,必定沦亡;任用属下却不加以信任,必然导致上下关系疏远。奖赏属下时吝啬小气,是吝啬小气,只会令人沮丧,失望许诺读史记兑现上必然招致众人的埋怨;起初热情欢迎,之后又将人拒之千里的做法,必然会使双方的情义断绝。总想用小恩惠大回报的人,必不能得偿所愿。富贵之后就忘了贫贱时的情况,这样的富贵必不会长久。对别人的旧恶耿耿于怀,对其新立功勋却视而不见,这样的人必将遭遇凶险。任用不正直的人,必将产生危险;勉强用人,一定留不住人。任人为官却徇私徇情,则必将导致政事混乱。失去自己的优势,强者就变成了弱者。做决策时,向仁德缺失者咨询,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隐秘的计划被泄露出去,则会导致事情失败。横征暴敛,薄恩寡施,必将导致社会凋敝。战士出生入死,却生活贫困,享乐之徒无所事事,却安享富贵,这样国势一定会衰败。贿赂政府官员成风,则社会政治必然昏暗、愚昧。对别人做的好事不加重视,对其错误却耿耿于怀,这样的人乃粗暴之人。其所任用的人不值得信任,信任的人又不能胜任其职,这样的政治必定混浊。依靠道德来教化臣民,则臣民必将聚集在他的周,。若依靠刑法来维持统治,则将导致人心离散。对小功劳不加以封赏,则不能产生大功劳。对小埋怨不宽恕,则必将产生大怨恨。行赏不能服人,处罚不能使人甘心,则必将引起叛乱。无功之人受赏,无罪之人受罚,这是残酷的行为。听到谗言就十分高兴,听到逆耳忠言就心生怨恨,这样国家必然灭亡。各人满足于其所拥有的,则社会安定有序,若贪得无厌,总是贪求别人所拥有的,人民会变得残暴,社会就开始动乱。
《素书》安礼章第六
【原典】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理身、理国、理家,可也!
【译文】
怨恨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放不下小过错;祸患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没有事先仔细谋划。幸福的产生,在于平日积德行善,灾祸的根源,在于多行不义。
饥荒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不重视农业生产。挨冷受冻,是因为怠于从事桑蚕之业;社会安定在于得到人心,社会危乱是因为人才流失;富贵在于招来远客,贫穷则是因为废弃农时。领导者言行不一,反复无常,则属下必心生疑虑。怠慢长官,必将获罪,侮辱属下,则将失去亲信,亲近的大臣如果得不到重用,则其他关系疏远的大臣也将轻视他们。对自己都疑神疑鬼的人,绝不会相信别人。有自信的人,绝不会轻易怀疑别人。奸邪之人必无正直朋友,人品不端的上司也不会有刚正不阿的下属。危机四伏、行将灭亡的国家,找不到贤明之人辅政,朝纲混乱、民心浮动的朝廷也无善人参与。爱惜别人的人,一定求才若渴,若已乐得贤才,则必定不吝惜钱财,给予丰厚的待遇。国家即将称霸四方,各地有才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国家即将灭亡,则贤能的人在将首先隐退。土地贫瘠的地方,产不了宝物;水浅的地方,大鱼都不游过来;光秃的树木,大的禽物不愿在上面栖息;稀疏的树林,大的野兽都不其期间居住。山势过于陡峭,则容易崩塌;沼泽蓄水过满,则会漫溢出来。弃美玉而取顽石者,犹如瞎子一般。绵羊即使披上虎皮,也并不刚强。拿衣服时不提领子,势必把衣服拿倒。走路不看地面,一定会跌倒。房屋梁柱软弱,屋子将会倒塌;辅助国政的大臣没有能力,则国家将会倾覆。脚受寒,则心肺受损。人心生怨,则国家受损。山将崩,则土质先毁坏;国将亡,则人民先受其害。树根干枯,则枝叶腐朽,人民困苦,则国家残败。与倾覆的车走同一条轨道的车也会倾覆,与已经败亡的国家做相同的事,国家也将遭到灭亡。知道以前发生的不幸之事,应该警惕再次发生类似的事,厌恶前人有过的劣迹,就应当尽力避免重蹈复辙。害怕危险,才能获得安全;害怕灭亡,常能获得生存。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只要符合道义,就能吉祥喜庆,否则就凶险莫测。吉祥的人,各种福报都归集于一身;险恶的人,则各种厄运都向他袭来。这并非什么神秘的事情,而是自然的规律。行善积德,自然没有坏事侵扰;不深谋远虑,则无法避免忧患的产生。理想志趣相同的人,必然会情投意合,相得益彰。怀有仁善之心的人,必然相互担忧,关心对方。为非作歹之徒必然结党营私,有相同爱好的人自然会相互访求。同为倾城倾国的佳丽,必然互相嫉妒。同样才智超群的人,必然互相较量各自的谋略。具有相同权势地位的人,必然互相排挤,彼此倾轧。有同样利害关系的人,必然互相猜忌。有共同语言的,则互相应和;气韵旋律相同的,则互相感应。同一类型的,互相依存;具有共同道义的,互相亲近。处于同样困难中的人们,互相帮助,同舟共济。同一条道上的,互相扶助,促其成功。从事同一技艺的,互相窥探。有同一技巧的,互相较量,以争取高低。以上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不可违背。放任自己,却一味教育别人的,别人不会接受他的道理;先端正自己,再去教化别人的,别人就会顺服。违反常理,则属下难以顺从;顺应天理,则易于行事。不顺从,则易生动乱;易行事,则社会安定有序,这样,修身、齐家、治国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