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秦汉史3

秦汉史3

作者: 言离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22:38 被阅读0次

秦汉史3

其实回到历史现场,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真正的清谈,实质是魏晋时代高级知识分子之间为了某个或某些问题开展的辩论,它起始于曹魏,最经典的就是文学、哲学、思想史上经常提及的正始之音。

而如果加入的人多了,这种所谓的“谈”就完全变成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辩论赛,从形式上看,这种论辩不仅有口头的,还有书面的,不但场面热烈,方式讲究,时间超长,战况也是紧张乃至于激烈的。

最让人血压飙升的是,这种辩论还与当事人的名誉名利密切相关,不仅要赛出水平,还要赛出辩手的座次!读完《世说新语》,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时代、那么一大堆人里面,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第一辩手?

显然,这里面的关键词就是器量。器量,也是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在东汉末年开始流行的新词。它甚至比纯洁更重要。一个人,如果器量不足,再纯洁也只是清澈的山泉。相反,哪怕污浊一点,也是汪洋大海。

的确,魏晋风度实际上开始于汉末,标志之一便是啸的流行。啸,就是双唇收紧努起,让气流从舌尖吹出,大约相当于吹口哨。也可以用手指夹住嘴唇,或者将手指插入口中,发出的声音会更加尖锐响亮。

毫无疑问,风流既然是风度,那就一定是风尚,也就一定会变化。大体上说,汉末重气节,魏时喜放荡,东晋尚超脱。魏晋之际的名士,不但要啸,要饮酒,有的还要服药。这种药叫五石散,吃了以后皮肤发热容易擦伤,所以只能穿宽松的旧衣服,身上也会长虱子。

九锡。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黑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之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一双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则指定音、校音器使民和乐者赐之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能进善者赐之

六曰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之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 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鬯指供祭礼用的香酒孝道备者赐之

实际上两晋之亡在于有病,而病因就在士族。士族与贵族的区别,在于贵族靠血统世袭爵位,士族靠门第垄断仕途。保证这一特权的制度,则叫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具体地说,就是把官职分成九等,叫官品;候选人的基本条件和综合评估也分成九等,叫乡品。评定乡品的叫中正(中正官),朝廷的吏部则比照中正评定的乡品给予官品。这就是荐举制,既不同于两汉的察举,也不同于隋唐以后的科举。

神仙思想是中国独有的,其他民族只有神没有仙。神与仙的区别在于:神是神,仙是人;或者神是死人,仙是活人。一个人,如果生前对国家和民族有大贡献,死后便可封神,就像罗马的恺撒。如果通过修炼或服药而长生不老肉体飞升,那就是仙,比如韩湘子或吕洞宾。

服食也包括两种,即服药和服丹。药就是灵芝一类的草木,所以叫药。丹则是以丹砂为主的矿石,所以叫丹。药能强身健体,丹能让人成仙,所以叫仙丹。最好的仙丹吃下去以后,成仙只需三日,叫九转金丹。九转就是反复烧炼,炼丹的则是炉鼎。用丹砂等原材料炼出来的叫外丹,化学成分主要是铅和汞,结果不但不能成仙,反而会中毒。因此道教又主张以人体为炉鼎,用自己的精气神为药石和炉火来烧炼,这就是内丹。后来南宋的全真教南北二宗,便都排斥外丹,主张内丹。

服食、行气、房中,是秦汉方术的三大派。此外,方术还包括天文(含占星术)、历算、占卜、命相、堪舆(看风水)、黄白(炼金术)等等。这些五花八门大多被道教照单全收,而且不少被附会为黄帝的发明和老庄的主张。

仙的特点是不死,佛的特点是觉悟。一个人,只要悟得无上正等正觉(最高智慧),就可以立地成佛。当然,严格地说,只有做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才是佛。只能做到自觉和觉他的,是菩萨(菩提萨埵Bodhisattva)。唯独自己一个人觉悟的,是罗汉(阿罗汉Arhat)。 罗汉、菩萨、佛,都会死。释迦牟尼就是八十岁时去世的,但他生前却已经成佛。他的去世,也被称为涅槃(Nirvana)或圆寂(Parinirvana)。

实际上,死亡是死亡,圆寂是圆寂,涅槃是涅槃。圆寂的本义是“圆满的寂灭”,涅槃则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它在梵文中的原意是风的吹散,火的熄灭,却绝不是死亡。相反,是一种超越了生死也超越了时空、苦乐以及一切经验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可言说的,只能称之为涅槃。

涅槃有四种德性,叫常乐我净。简单地说,不生不死就是常,永无痛苦就是乐,本性不变就是我,一尘不染就是净。显然,佛教的目的不是把人变成仙,而是改变人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变了,至少也是罗汉。

目的不同,方法和途径也不同。比如道教讲守一,佛教讲禅定,都要求精神的专一和专注,看起来很像,其实不同。简单地说,守一是为了防止精气神扩散和泄漏,从而保证长生不老;禅定却是要集中精力观想某个特定对象(比如莲花或诸佛),这样才能获得最高智慧。显然,守一是养生,禅定是修心。 所以,佛教讲定慧双运,道教讲性命双修。性命就是性和命,神和形,心灵和身体。换句话说,性命双修就是既要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是身心都健康。

禅定则是禅和定的合称。禅(Dhyana)就是禅那,也就是静虑。定(Samadhi)就是等持,也就是专注。慧(Mati)则是明察,也是决断。这三个词连起来,就是安安静静地想(禅),专心致志地求(定),然后斩断迷惑,做出明察,获得佛教之所追求——般若(读如波惹)。

不可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秦岭、淮河的阻隔以及双方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势均力敌。更重要的是,无论胡汉都认同华夏文明,争执仅仅在于谁更有代表权。建康方面和汉民族当然不会自动弃权,北方胡人如前秦苻坚或拓跋北魏,则宣称只有他们才代表华夏正宗。

于是,阶级和等级被人为地制造了出来。而且,正如北方之有五胡,南方的社会阶层也变成了五个:世家大族、寒门庶族、编户齐民、依附人、奴隶。

梁武帝就是这样做的。只不过他的办法,是把孔子和老子说成佛陀的弟子,即“三教同源源于佛”。周武帝也想兼容三教,只不过他排定的座次,是儒学为先,道教为次,佛教最后,尽管他曾经一度以道教为最上。

相关文章

  • 秦汉史3

    秦汉史3 其实回到历史现场,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真正的清谈,实质是魏晋时代高级知识分子之间为了某个或某些问题开...

  • 秦汉史

    《秦汉史》原本是钱穆先生1931年在北大史学系上课用的讲义,20多年后经过非常曲折的过程才得以出版。本书典型地体现...

  • 秦汉史

    其上申韩 其下佛老

  • 秦汉史

    秦汉史 实际上皇帝一词,古已有之。炎黄二帝中的黄帝,本来就叫皇帝,即“伟大的缔造者”。后来“皇帝”多了,只好把他的...

  • 剑桥中国秦汉史译序总编辑序和本卷序言

    译序 李学琴老师在《剑桥中国秦汉史》的译序中解释《剑桥中国史》将秦汉史列为首卷的原因时候说,秦汉有大量可靠文献依据...

  • 我的历史学习

    今日重听秦晖老师的秦汉史课件

  • 2018-06-28

    秦汉女子真风流 --读王子今《秦汉史》有感 大家晚上好,我今天带来的演讲是《秦...

  • 秦汉史大纲

    10月在我这里已经悄悄溜走三天了我不能再坐以待毙了,看到了潇子雯写的大纲,启发我的灵感。 原本我就打算写穿越的,但...

  • 历史领域自媒体运营规划

    平台:百家号、大风号、网易号内容:专业方向:秦汉史参考资料:《前后汉故事新编》,林汉达《秦汉史》钱穆、翦伯赞、吕思...

  • 古代政治史: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古代政治史: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古代政治史: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政治史: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汉史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pi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