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香港简史》的作者是高马可,出版于2013年。高马可是香港历史学家,专长为研究中国近代史、香港史和亚洲殖民地史。
部分大事记
[if !supportLists]1. [endif]公元前111年,南越王国被汉武帝所灭;
[if !supportLists]2. [endif]1200年代~1300年代,元朝时迁居香港的人愈来愈多;
[if !supportLists]3. [endif]1600年代~1800年代,香港与中国其他地方联系更加紧密;
[if !supportLists]4. [endif]十九世纪初,海盗张保仔利用香港岛为根据地;
[if !supportLists]5. [endif]1834年,律劳卑-勋爵-力促英国占领香港岛;
[if !supportLists]6. [endif]1839年,林则徐大力禁鸦片,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if !supportLists]7. [endif]1841年,英国根据《穿鼻草约》声称拥有香港岛主权,义律宣布香港成为自由港;
[if !supportLists]8. [endif]1842年,英国商务总监署由澳门迁到香港,《南京条约》签订;
[if !supportLists]9. [endif]1843年,中英两国就《南京条约》换约;
[if !supportLists]10. [endif]1844年,殖民地库政司罗拔·马丁促请英国政府放弃香港;
[if !supportLists]11. [endif]1847年,文武庙落成;
[if !supportLists]12. [endif]1849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
[if !supportLists]13. [endif]1850年代,中英关系受英国人进入广州城问题困扰;
[if !supportLists]14. [endif]1851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起事;
[if !supportLists]15. [endif]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if !supportLists]16. [endif]1857年,五千华人听从两广总督叶名琛(chēn)之命离开香港,裕盛办馆毒面包案发生,英法联军占领广州;
[if !supportLists]17. [endif]1858年,大量华人离开香港,《天津条约》签订,两万名华人离开香港;
[if !supportLists]18. [endif]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if !supportLists]19. [endif]1861年,英国根据《北京条约》占领九龙;
[if !supportLists]20. [endif]1862年,中央书院创办;
[if !supportLists]21. [endif]1864年,汇丰银行成立;
[if !supportLists]22. [endif]1866年,团防局成立;
[if !supportLists]23. [endif]1867年,《传染病条例》通过;
[if !supportLists]24. [endif]1869年,东华医院筹建委员会成立;
[if !supportLists]25. [endif]1870年代末,蓄婢风俗引发争议;
[if !supportLists]26. [endif]1882年,保良局正式成立;
[if !supportLists]27. [endif]1884年,船坞工人抗议法国侵略中国;
[if !supportLists]28. [endif]1887年,招收华人的香港西医书院创立;
[if !supportLists]29. [endif]1888年,山顶缆车通车;
[if !supportLists]30. [endif]1889年,《妇女及儿童保护条例》取代《传染病条例》;
[if !supportLists]31. [endif]1894年,香港爆发鼠疫;
[if !supportLists]32. [endif]1896年,中华会馆成立;
[if !supportLists]33. [endif]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中国改革者康有为在百日维新失败后逃亡香港,锦田居民抵抗英国人占领新界;
[if !supportLists]34. [endif]1899年,英国正式占领新界;
[if !supportLists]35. [endif]1901年,革命党人杨衢云(qú)在香港遭清廷杀手暗杀;
[if !supportLists]36. [endif]1904年,山顶保留给欧籍人居住;
[if !supportLists]37. [endif]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
[if !supportLists]38. [endif]1908年,抵制日货运动,英国政府下令取缔香港鸦片烟馆;
[if !supportLists]39. [endif]1910年,九广铁路建成;
[if !supportLists]40. [endif]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
[if !supportLists]41. [endif]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香港大学正式成立,港督梅含理遇刺,殖民地政府禁止使用中国货币;
[if !supportLists]42. [endif]1913年,港督梅含理通过教育法;
[if !supportLists]43. [endif]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派出华工到西线战场;
[if !supportLists]44. [endif]1917年,反蓄婢运动;
[if !supportLists]45. [endif]1918年,山顶地区法禁止非欧籍人居住太平山,跑马地马场发生大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
[if !supportLists]46. [endif]1919年,长洲部分地区保留供英美传教士度假之用,抢米风潮爆发,中国五四运动导致香港发生抵制运动;
[if !supportLists]47. [endif]1920年,机器工人罢工;
[if !supportLists]48. [endif]1922年,海员大罢工;
[if !supportLists]49. [endif]1925年,省港大罢工;
[if !supportLists]50. [endif]1926年,周寿臣获委任为议政局首名华人议员;
[if !supportLists]51. [endif]1931年,日本侵略东三省;
[if !supportLists]52. [endif]1936年,市政局成立;
[if !supportLists]53. [endif]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if !supportLists]54. [endif]1938年,香港宣布保持中立;
[if !supportLists]55. [endif]1941年,日本在港资产被冻结,日军侵略香港,港督杨慕琦向酒井隆中将投降;
[if !supportLists]56. [endif]1942年,英国、美国和荷兰居民被捕,日本当局宣布没有居所和职业的人均须离开香港,日本当局试图藉华民代表会和华民各界协议会拉拢本地社会领袖,借教室领导的国民政府接触英国;
[if !supportLists]57. [endif]1944年,香港计划小组在英国成立,协调战后恢复事宜;
[if !supportLists]58. [endif]1945年,殖民地部、香港计划小组和中国协会考虑在香港实行政制改革的方案,海军少将夏悫(què)代表英国和中国接受日本投降,政府撤销经济管制;
[if !supportLists]59. [endif]1946年,有关长洲和山顶的居住条例废除;
[if !supportLists]60. [endif]杨慕琦宣布香港政制改革计划;
[if !supportLists]61. [endif]1947年,英国政府“原则上”批准杨慕琦计划,中国内战期间;
[if !supportLists]62. [endif]1948年,英国政府宣布有意保留香港;
[if !supportLists]63. [endif]1949年,“紫石英号”事件,本地组织向港督葛量洪陈情,香港政府颁布紧急公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电车罢工,中国、台湾、香港、英国和美国卷入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运输公司纠纷;
[if !supportLists]64. [endif]1950年,美国和联合国在韩战期间对中国实施禁运,香港政府限制大陆居民移入;
[if !supportLists]65. [endif]1952年,来自广州的慰问团被禁入境后九龙发生暴动,英国内阁计划在香港推行政制改革,利特尔顿勋爵告诉下议院任何重大改革都不适宜;
[if !supportLists]66. [endif]1953年,石峡尾木屋区大火;
[if !supportLists]67. [endif]1955年,接载中国官员和外国记者的客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从启德机场起飞后爆炸;
[if !supportLists]68. [endif]1956年,亲中和亲台人士暴发暴力冲突;
[if !supportLists]69. [endif]1957年,美国与中国达成秘密协议;
[if !supportLists]70. [endif]1966年,天星小轮加价引发骚动;
[if !supportLists]71. [endif]1967年,本地左派发起暴动;
[if !supportLists]72. [endif]1972年,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黄华说中国政府会在“条件成熟”时解决香港政治地位,山泥倾泻导致二百五十人死亡,联合国大会将香港从殖民地名单上剔除;
[if !supportLists]73. [endif]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
[if !supportLists]74. [endif]1975年,大量越南难民抵港,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访港;
[if !supportLists]75. [endif]1977年,数千名警察游行到警务署和廉政公署总部;
[if !supportLists]76. [endif]1979年,港督麦理浩访问北京;
[if !supportLists]77. [endif]1980年,麦理浩宣布取消抵G政策;
[if !supportLists]78. [endif]1981年,英国国会通过《英国国籍(香港)法》;
[if !supportLists]79. [endif]1981年,邓小平告诉英国前首相希思1997年后香港会成为特别行政区由香港人自己管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抵达北京与邓小平商讨九七后香港前途;
[if !supportLists]80. [endif]1983年,邓小平宣布中国将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中英谈判触礁,中国宣称如果1984年09月前仍未就香港主权交还中国达成协议将单方面宣布收回香港方案;
[if !supportLists]81. [endif]1984年,旺角发生的士司机暴动,中国政府邀请行政局资深成员访问北京,为1985年立法局实行间接选举制定法律,香港政府发表政策文件《代议政制白皮书:代议政制在香港的进一步发展》,撒切尔夫人与赵紫阳在北京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if !supportLists]82. [endif]1985年,《联合声明》互换批准书,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成立,立法局举行首次间接选举;
[if !supportLists]83. [endif]1986年,香港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到访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港督尤德在北京逝世;
[if !supportLists]84. [endif]1987年,香港政府宣布1997年前拆卸九龙城寨,卫奕信抵港履任港督;
[if !supportLists]85. [endif]1988年,香港政府发表政策文件《白皮书:代议政制今后的发展》,宣布立法局直选迟到1991年,中英联络小组永久办事处在香港开幕,立法局内五十七个议席中的二十六席以间接选举选出,港督卫奕信访问北京;
[if !supportLists]86. [endif]1989年,《基本法》第二份草案公布,胡耀邦逝世,中国政府宣布北京-戒严,行政立法两局官守议员要求1997年前立法机构一半议席以直选选出,超过一百万香港人抗议TAM事件,ZG信任ZSJ-JZM警告香港人不要干涉大陆政治,英国政府否决行政立法两局提出给与三百二十五万持英籍护照港人居英权的要求,香港政府拒绝把在香港要求政治庇护的中国泳手杨洋遣返的要求,港督卫奕信宣布港口及机场发展策略计划,《基本法》第二份草案公众咨询结束,英国政府宣布向五万个家庭发出享有居英权的英国国民护照;
[if !supportLists]87. [endif]1990年,港督卫奕信到访北京,英中两国官员达成有关立法局架构的秘密协议,《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初稿公布,香港政府宣布1991年立法局直选,《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定稿公布,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基本法》,香港政府坚持新机场计划无需获得英国或中国政府批准,负责香港事务的英国国务大臣凯瑟内丝勋爵访港,香港政府宣布会以公帑新建新机场计划第一期工程,根据《英国国籍(香港)法案》申请英国国籍开始;
[if !supportLists]88. [endif]1991年,港督卫奕信到北京与中国官员讨论新机场计划,英国外交达成韩达德到北京与中国官员讨论新机场计划,《香港人权法案条例》颁布,港督卫奕信到伦敦与首相马卓安及其他高级官员讨论新机场问题,马卓安的外交政策顾问科利达在北京与中国官员就新机场计划公布谅解备忘录,港督卫奕信宣布中英就新机场计划达成的协议,马卓安与李鹏签署谅解备忘录,立法局首次直选;
[if !supportLists]89. [endif]1992年,美国国会制定《美国—香港政策法案》,港同盟的李柱铭和杨森到伦敦面见马卓安与候任港督彭定康,港督卫奕信在北京与李鹏会面,港督彭定康抵达香港,亲中团体成立民主建港联盟,港督彭定康宣布政制改革方案;
[if !supportLists]90. [endif]1994年,港督彭定康获立法局支持,中国政府关闭香港企业家兼批评家黎智英拥有的时装公司佐丹奴北京分店;
[if !supportLists]91. [endif]1995年,于1994年拆卸的九龙城寨原址兴建的中式园林公园正式开幕;
[if !supportLists]92. [endif]1996年,中国政府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为抗议日本声称拥有钓鱼台列岛的登岛保钓行动悲剧收场,董建华获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if !supportLists]93. [endif]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泰国货币贬值;
[if !supportLists]94. [endif]1998年,位于赤鱲(liè)角的新机场开幕;
[if !supportLists]95. [endif]1999年,上诉法庭推翻两名被裁定贪污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的人的控罪,公务员游行抗议特区政府计划将一些政府部门私营化,中国全国RD解释《基本法》;
[if !supportLists]96. [endif]2001年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宣布因“个人理由”辞职,香港特区政府容许美籍华裔教授李少民回港;
[if !supportLists]97. [endif]2002年,终审法院推翻之前有关居港权的裁决,董建华在没有对手的选举中在八百名选举委员中获得七百人提名,五万名公务员游行抗议减薪,香港政府颁布咨询文件;
[if !supportLists]98. [endif]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香港爆发SARS疫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签署,约五十万人游行抗议政府建议就国家安全条例立法,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和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辞职,香港政府在遭到极大反对后撤回备受争议的国家安全条例草案;
[if !supportLists]99. [endif]2004年,全国RD常委会规定香港若试图修改本地选举法律均须得到ZY政府批准,有关SARS疫症的调查报告公布;
[if !supportLists]100. [endif]2005年,董建华辞任香港行政长官,终审法院推翻对于八名FLG信徒的控罪,曾荫权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赢得选举,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参加大规模争取MZ游行,反世界贸易组织骚乱爆发;
[if !supportLists]101. [endif]2006年,前香港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示威者试图阻止拆卸中环天星码头钟楼不果;
[if !supportLists]102. [endif]200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尽管保育人士连月抗议但清拆皇后码头工程还是在此时展开;
[if !supportLists]103. [endif]2008年,演员兼歌手CGX与几名女性名人所拍的YZ在互联网上非法传播,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项目再香港举行,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
[if !supportLists]104. [endif]2009年,猪流感爆发,东亚运动会首次在香港举行;
[if !supportLists]105. [endif]2010年,立法会通发拨款670亿港币新建高铁,“五区公投”五名早前辞职的反对派立法会议员在补选中再次赢得议席,马尼拉发生旅游巴士枪击事件;
[if !supportLists]106. [endif]2011年,长期争取MZ的社运家兼政治家司徒华逝世,时薪二十八元的法定最低工资开始实行,学生、教师和市民大众抗议在08月18日中国FZL-LKQ到访香港大学期间警方涉嫌侵犯公民权利;
[if !supportLists]107. [endif]2012年,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把香港人形容为“英国人的走狗”,屋宇署指特区行政长官选举热门人选唐英年家中有违建车库,首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举行,梁振英当选香港第三位行政长官,前政务司司长徐仕仁和郭炳江、郭炳联两名香港富商因涉嫌贪污被廉政公署拘捕,行政长官梁振英家中被揭发有包括车库在内的违建物,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五周年的日子,发展局局长麦齐光色线在1985年至1990年间不诚实申请领取房屋津贴,政府计划推行新的国民教育科课程,香港发生四十年来最严重海难;
[if !supportLists]108. [endif]2013年,限制携带奶粉出境的海关规例实施;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部分目录:
[if !supportLists]1. [endif]殖民统治初期的香港
[if !supportLists]2. [endif]早期殖民地社会
[if !supportLists]3. [endif]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
[if !supportLists]4. [endif]两次大战间的岁月
[if !supportLists]5. [endif]战争与革命
[if !supportLists]6. [endif]新香港
[if !supportLists]7. [endif]成为香港人
[if !supportLists]8. [endif]九七倒数
[if !supportLists]9. [endif]九七以后:后殖民时代的香港
2018年11月0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