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回老家上坟,特别冷清,孩子们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加上入城要检查48小时核酸,所以没叫其他人,只有我们六个大人去。
清明祭祀祖先,寄托哀思,也是一代传一代的文化传承。
我们的爷爷奶奶辈带着我们祭奠祖先,一是怀念去世的亲人,寄托沉痛的哀思,是让我们不忘本,知道你从哪里来,你的根在哪里。
孩子们不在,仪式感差很多,孩子们一起上坟,除草的除草、研究碑文、研究老祖先们的来来龙去脉,热闹得很。大人们给小该子讲祖辈们的故事。
以前车马很慢,人们的生活圈很小,生活、工作节奏也很慢,每到清明时节,都聚拢去祖先的墓碑前野炊,或是带上凉品在山上吃一顿。虽说是寄托哀思,但家人团聚,总有说不完的话,笑不完的事。
家庭间的爱在清明祭扫活动中传递。
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这一代离开了家乡,在外地工作。我们的孩子们走得更远,大学毕业都留在更大的城市工作、生活,想要聚拢一次真的不容易了。
还好我们科技发达,身处异地,也能视频天天见面,也能网上祭奠,表达哀思。
清明也是踏青的季节,正是姹紫嫣红开遍的季节。程颢《郊行即事》中“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不妨肆意游玩,但不可乐而忘返。
每年上完坟都觉得是办完了一件大事。愿祖先们在天堂庇佑人间,无灾无难,保佑我们,平平安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