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小企业的进退哲学

中小企业的进退哲学

作者: 润泽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7-12 08:59 被阅读0次

    01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重耳结束19年周游列国的流浪生活,重新回到晋国执政。为了恢复晋国昔日实力,晋文公将目标锁定在了楚国身上。在进军楚国之前,晋文公首先向曹国发难,因为他知道曹国作为楚国藩属国,一旦受到攻击,楚国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楚国果然上钩,在收到曹国求救后,直接选择对晋开战。接下来,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退避三舍”。晋文公早年在外流亡时曾受楚王恩惠,对此他向楚王许诺,若将来不幸与楚国交战,愿意自觉退后九十里来报答恩情。

    晋文公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虽说临阵退兵确实会打乱阵型、影响士气,但《孙子兵法》言:“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用兵依托诡谲手段,以是否有利来行动,依据战场情况来决定兵力的集中与分散。

    看似晋文公是退让的一方,但却助长了楚军骄傲轻敌、急于交战的心态。晋军从陶丘一路退到城濮,城濮背后就是濮水,颇有“背水一战”之感。在这之后,晋军不再退兵,而是将大军分为三支部队,与楚军展开对峙。

    晋军首先对东侧的楚军发起进攻,因为这部分军队由楚国各路盟友组成,战斗力低下且难以相互协调,晋军一鼓作气便将这队杂牌军击溃了。楚军不甘示弱,选择冲击西侧的晋军,没想到刚有接触,晋军便败退了。

    晋军的佯装败退,无疑让楚军更加坚信了敌方怯战的看法,于是楚军大胆追击,导致西侧楚军孤军深入而暴露出了侧翼,趁此空当,晋军向其侧翼展开猛烈反击,将楚军拦腰截断。

    当楚军只剩三分之一的军力时,晋军方面却未遭受太大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楚军主将竟愤然自杀,军队群龙无首,只能撤兵。

    如此,晋文公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击败强国的胜利,同时在政治上,通过退避三舍,向天下证明了自己是言必信、行必果之人,可谓一石二鸟。在击败楚国后,晋文公又恢复了曾被自己消灭的曹国,展示自己无意恃强凌弱的胸襟。

    让曹国复国,体现了晋文公长远的战略眼光。如果晋国吞并了曹国,那接下来其他的中小国家,为了避免沦为曹国的下场,自然会远离晋文公而投向其他强国,这也正是孙武口中“廓地分利、悬权而动”的体现。

    国土诚当寸步不让,但在诸侯混战之下,有时以退为进才是更高明的选择,不贪小利,才能成就大业。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这两句话都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军事行动无论分合进退,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换言之,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是领导者最根本的职责。

    不管是战时调动军队,还是在战后分享战果,都应以此为据,否则,很可能会因受到其他名利的诱惑而做出错误判断。

    02

    取得胜利的过程是曲折的,其中不乏“兵不厌诈”,但战略目标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变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有根有据地规划部署、增强实力。对中小企业家而言,从晋文公战胜楚军的前前后后,可以得到这样三点启示:

    1、以退为进的前提是拥有清晰战略规划。如果洞察不到退避三舍所能带来的长远利益,有谁会想主动放弃先机呢?

    2、“兵以诈立,以利动。”但“利”有无形、有形之分,眼前的收益当然是一种利,但树立言而有信且不恃强凌弱的个人品牌,不是一份更大的利益吗?谁不愿意与有品格之人合作呢?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晋文公流亡19年,忍辱负重,终是蓄势而发,楚国自认强大,最后骄兵必败。在低谷中磨炼心性,看清自我,谋一份更为高远的战略规划,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以退为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小企业的进退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wo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