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始终离不开音乐

他始终离不开音乐

作者: 王景L | 来源:发表于2024-01-21 18:12 被阅读0次

      哲学家尼采到死也离不开音乐。

      尼采的祖辈、父亲都是牧师。

      5岁时他父亲患精神病去世。但他们家宗教氛围浓厚,所以他也学习了神学和古典语言学。

      尼采还热爱音乐。他同校好友的爸爸是音乐爱好者,尼采经常去他们家玩。他10几岁就开始创作音乐和诗歌,后来成为有造诣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创作歌曲、钢琴曲、合唱作品。

      21岁时(1865年)尼采放弃了神学,37岁(1881) 宣称“上帝已死”,强烈反对基督教,开始关注寻找生命的意义。

      荣格评论尼采不是无神论者,只是他的“上帝”已经死了,他自己成了“上帝”。

      尼采在最终崩溃前确实变得自负、浮夸,可能也跟他的麻痹性痴呆有关,精神失常了。

      他56岁(1900年)去世。去世前失去了处理言语的能力,但竟然还能够在钢琴前即席演奏。

      音乐是尼采最初的创造性活动,也伴随他到人生最后。

      这是我从《音乐与心理》读到的。书中谈的是古典音乐。

      除了尼采,还深入讲了哲学家叔本华对音乐的重视和洞见。

      还有一些音乐家的故事,包括海顿、莫扎特、瓦格纳。

      更多的篇幅是从人类学、心理学与哲学层面理解音乐。

      例如,在迄今发现的文化中,没有一种文化没有音乐。

      柏拉图时代的希腊人认为,正确类型的音乐是强有力的教育工具,可以改变学习者的性格,使他们倾向于内在的秩序和和谐。

      音乐能够在不同人身上同时引起相似的反应,制造出一种团结一致的感觉。

      音乐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可以增进人际关系。

     

      作者安东尼·斯托尔 (Anthony Storr) 从小弹钢琴、拉中提琴,还在教堂唱诗班和学校合唱团担任过童声男高音、中音、男高音和男低音。

      他本来讨厌上学,还好学校重视音乐。他还觉得音乐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而且一直给他带来快乐,并且加深了他对生活的理解。

      后来他成为精神科医生、作家。

      他写的这本《音乐与心理》,可以帮深度爱好者,升高维度,欣赏音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始终离不开音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be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