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330:
从整理材料中体悟到很多的写作技巧。
今天又领悟到很重要的一点,胡明善老师处处强调能打动人,
文章立点动人,以利益动人。但烟火人间的利益就那么几种。什么是利益,利益,就是一个社会主流的道德追求。从心灵深处能打动人的,便是那种切身的利益。从来没有什么虚假的道德能打动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的本意我不再追究,但可以套用在这里,表示一种切身的利益。文章引起别人共鸣的地方在哪里?以己度人。其他的人都有和自己一样的感情,对待老人,对待孩子。在普通的感情上,往往能打动人。
立意,也是利益。
中国的四大名著,之所以源远流长。因为这其中讲的都是红尘利益。水浒传,概括了封建社会穷苦农民的生存之路。三国演义概括了帝王将相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红楼梦代表着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理想,以及古代中国人对大家族的那种渴望和追求。西游记则代表着中国的宗教信徒们梦寐以求的最终成就。另外在历史上能排得上名的作品,无一不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切身的利益。
古代的诗词歌赋,如果仔细地分类整理,都是某一类利益的代表,恰当的引用到合适的地方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名篇佳作无一不是切中了人的根本利益。
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而言,家国情怀排第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利益攸关生死,无非得失成败4个字,得之成之,欢欣鼓舞。失之败之,痛心欲绝。
红尘利益的患得患失,才能时刻牵动着在红尘里谋生的芸芸众生的魂魄。
外国的作品也是如此。
写老师,就要写老师给大众带来的利益,带来的利益越多就越能打动人。写一个任何行业的人,奉献的越多就越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