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6月30日,雨果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今天,当一轮红日挂上我的窗扉时,我写完了《悲惨世界》”。十九世纪的法国在那一刻定格,得以穿越时空,来到我手边。
150年后,我第一次拿起精简版的《悲惨世界》,感动得不能自已。那圣洁的主教、正值的冉阿让、苦命的芳汀、可怜的珂赛特,深深地印在了我年幼的头脑中。
当我终于找来了《悲惨世界》的全本,打算一览这部名著的风采时,却发现,书中与剧情无关的话多到令人发指,显然超出了为情节服务的需要。我根本没有耐心读下去。
我不理解雨果的苦心,大言不惭地说:“这本书一百三十万字,有五十万字都是废话。”
要不说,儿时读这样的名著其实有点浪费。后来我看了音乐剧,一次次尝试去读原著,却又一次次在雨果话唠似的描写中败下阵来。这次终于完整读过,我想是时候做个总结了。
一
《悲惨世界》被归为浪漫主义文学。所谓浪漫主义,指的就是在书中有充沛的情感抒发,通过人物,向读者展示理想世界的样子。
雨果很擅长一步步铺垫读者的情感,然后用一两句话引爆。面对雨果的文字,我常常是心潮澎湃、泪流满面。读这本书就像坐在一个一片漆黑的屋子里,突然雨果拉开了窗帘,耀眼的阳光照了进来,雨果对你说:“看呐,这是理想,是正义,是光明。”
本书中的人物都是很理想化的,甚至有些极端。现实中你不大可能找到这样的人。福楼拜就曾经激动地批评它:“生活里哪有像芳汀那样的妓女,像冉阿让那样的苦役犯?……都是些假人,糖人。”
然而,经历了一百五十年的沉淀,这部书还在闪耀着光芒。你可能永远做不到像冉阿让那么高大、正直,但是毫无疑问,那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
最极端的角色非沙威莫属。沙威是什么?他是铁面无私的法律化身,是一块钢铁。
他在监狱出生,出身于渣滓之中却决心维护社会的秩序和正义,决心让法律的光照进世界上每一块黑暗。
他的猎物冉阿让又是什么?曾经是个苦役犯,在假释期间伪造身份、改头换面,后自首入狱又借假死越狱。
他有没有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呢?做了。好,那么沙威就要追查到底,因为他的工作、职责就在此。
即使冉阿让是人人尊敬的市长,是他的上司,但在他承认自己是冉阿让的一刻,他在沙威眼里就比臭虫还要卑贱了。
在他心中,法律是至高无上、铁面无私的,在善良和邪恶之间,绝没有灰色地带。
后来当了俘虏的沙威被冉阿让所救,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追捕了十几年的仇人,会救自己一命?他也不感激,并且发誓将继续追捕。冉阿让说:“悉听尊便”。但可能在此刻,这块钢铁内部就出现了裂痕。
为什么当沙威在下水道遇见逃亡的冉阿让时,他会选择把手到擒来的猎物放走呢?
我猜想,可能冉阿让救他的时候,唤醒了他的一点人性?
或者,当他目睹街垒中起义的学生们,在军队的炮火下毫无还手之力,却一个也没有退缩,战斗到全员牺牲时,他对自己所信奉的法律和政府,产生了一丝怀疑?
可以确定的是,放走冉阿让后,沙威崩溃了。不是普通的情感崩溃,而是自己信奉并为之奋斗几十年的信仰的崩塌。
沙威的世界观好像一串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第一片。
原来,善良和邪恶之间是有灰色地带的吗?原来,一个苦役犯也可以是一个高尚的人吗?自己所遵循的真理是错的吗?不仅如此,原来自己致力于维持社会的秩序,到头来反而给很多人带去了伤害吗?
他觉得自己渎了职。在岗位上渎职,可以向上级辞职。可是他突然发现,上级之外,还有上帝(人的良知)。一个人怎么向上帝辞职呢?
于是,他不堪重负,选择了投河自尽。
小时候我对沙威简直恨之入骨:难道你看不到他已经用善良洗刷掉了罪恶?就不能放人家一马吗?于是,毫无疑问地,我把他归入了“坏人”的行列。现在反而觉得沙威是全书中最悲剧的角色,他是在信仰崩塌的痛苦中死去的。
沙威在我心中已经洗脱了“坏人”的罪名。其实他什么也没做错,恪尽职守、维护法律,难道也是错吗?
沙威和冉阿让的较量,其实是秩序和爱的斗争。秩序和爱,哪个能给人类带来光明的未来呢?本书通过冉阿让的善终和沙威的自杀,指向了“爱”这个答案。
三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它是无法被搬上银幕的。
虽然从电影诞生开始,将《悲惨世界》影视化的努力就没有停止过,但其中没有震古烁今的精品,为什么呢?
雨果写道:世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活动。
书中的主角一次次面临两难的抉择,也因此一遍遍地拷问自己的内心。一个再优秀的演员,如何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表现一场头脑中的风暴呢?怎么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思想斗争呢?我想不出来。
当然,音乐是另一回事。旋律有时是比文字更能打动人的。
《悲惨世界》音乐剧的成功,必须归功于主创们的功力。能把三本厚书浓缩进两个半小时的音乐剧,同时又让情节连贯,主题突出,每一首歌都契合人物,而且如此琅琅上口,让你听完之后不自觉地单曲循环,这就是它了不起的地方。
《悲惨世界》的音乐剧,每一首歌都是经典。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有两首。其一是沙威的独唱《星辰(Stars)》。
星星守护者天上的黑夜,沙威守望着人间的黑暗。在这首曲子中,沙威对着星空许下誓言,势必将冉阿让绳之以法。
坚定、庄严,又透露着温柔的旋律,是改编者赋予沙威的温度。他们告诉观众,沙威不是坏人,他也有爱,只不过他爱的是法律和秩序。
人间的卫士啊
You are the sentinels
沉默又坚定
Silent and sure
守望者黑夜
Keeping watch in the night
在电影版音乐剧中还有另一个细节:沙威被冉阿让救下后,第二天来巡视战场,望着阵亡的学生们,哑口无言,默默地把自己的勋章摘下,放在了小伽佛洛什的遗体胸前。
这一点点的动摇,让沙威的形象一下立了起来。
另一曲是学生们在起义前夜的合唱《和我一同举杯(Drink with me)》。
他们知道自己面对正规军队,将毫无还手之力,今晚也许就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晚了,但他们谁都没有退缩,而是举杯,敬往昔,敬逝者,敬你我。
不知道在他们心中,有没有怀疑过自己所做的一切呢?有没有问过自己,他们的牺牲值得吗?他们究竟秉持着什么样的信念,才能如此坚定无畏?
这悲壮的旋律,是他们唱给自己的挽歌。
与我一同举杯,敬逝去的岁月
Drink with me, to days gone by
敬那些逝去的生命
to the life that used to be
这杯敬你,这杯敬我
Here’s to you, and here’s to me
四
整部音乐剧,我最佩服词作者对于原著的精准把控,尤其是对于冉阿让这个角色。冉阿让作为全剧的主角,对他的心理变化的刻画自然是重中之重。作者用“名字”这个线索,很自然地串起了他一生的故事。“名字”所象征的,是冉阿让对自己的认同。
冉阿让是什么?他的前半生是法律的牺牲品。
音乐剧一开场,狱警沙威叫他“24601”,因为在他眼中,这个苦役犯根本不是人,他没有名字,只是一串数字而已。
他反驳道:“我的名字叫冉阿让(My name is Jean Valjean)!”
十九年的牢狱生活,使他的内心充满了仇恨。此时他想的,是以冉阿让这个身份,去报复毁了他前半生的社会。
可是他遇到了圣洁的主教,强烈的光照得他睁不开眼睛,照进了他早就枯萎的心。
在书中,他跪地嚎啕大哭:“我是个无赖”。
而在音乐剧中,他在独唱《冉阿让的独白(Valjean's Soliloquy)》中唱到:
冉阿让已经不复存在了,
Jean Valjean is nothing now,
另一种人生就要展开!
another story mush begin!
这是他与过去的自己的决裂。十九年积累的仇恨,完全消融了。
冉阿让洗心革面,化名马德兰,开办了工厂,挣了大钱,又当上了市长。
此时的他有两个信念,一是埋名,他惧怕提起往事,恐惧“冉阿让”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一切;
二是恪守主教的教诲,行善立德,经世济民。在他的领导下,滨海蒙特勒伊成了一块福地。
可是,好日子哪可能长久呢?冉阿让一生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就是上文提到的商马第案件。
救,还是不救?去救他吗?那么自己苦心经营十年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
不仅如此,在他庇护下的工厂也将停转、工人也会失业,芳汀让他抚养珂赛特的嘱托也将无法完成。
值得为了一个贼去牺牲这一切吗?谁能保证他除了偷苹果之外,没干过更坏的事?
不去救他?那自己一直以来的忏悔、行善,为的是什么?让一个无关的人替自己受苦,这是哪门子好人?
如果我坦白,我会受罪
If I speak, I amcondemned
如果我保持沉默,我就该死
if I stay silent, I am damned.
他用一首《我是谁(Who am I?)》一遍遍拷问自己,我到底是谁?
是万人敬仰的市长马德兰,还是人人唾弃的苦役犯冉阿让?
如果放他不管,不就违背了自己当初“做个诚实的人”的誓言了吗?
我是谁?我是谁?
Who am I? Who am I?
我是冉阿让!
I am Jean Valjean!
这一刻,冉阿让和自己的过去和解了,重新冠上了“冉阿让”的名字。
这种和解是有些悲剧的。他明明已经改过自新,怀着一颗造福百姓的心,但他那黑暗的过去却如影随形,怎么也摆脱不掉。
冉阿让其实是屈服了,接受了自己一辈子都是个苦役犯的命运。
他走后,正如他所预料的,工厂停产,工人失业,人们暗暗地戳他的脊梁骨:“原来他是个苦役犯,我早就看出来了……”。
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一日为奴,终身为奴,哪怕你做了再多好事也毫无翻身的机会。他终于明白,让一个曾经的苦役犯去经世济民是不现实的,他做不到。
所以假死越狱后,他余生唯一的愿望就是完成芳汀的嘱托,把珂赛特抚养成人。
为此,他再次戴上了面具,化名“割风”,一面继续躲避着追捕,一面为珂赛特提供最好的成长条件。他把所有的爱和善良都倾注到了珂赛特身上。
“割风”是不得已的伪装。如此天真纯洁的珂赛特,怎么能让她知道自己曾是个犯人呢?
珂赛特长大成人,与青年马吕斯一见钟情。两人成婚后,冉阿让向马吕斯坦白了自己苦役犯的身份。
这是他的心所驱使的,从此以后,他终于可以直面自己的良知,再也不用遮遮掩掩。所有的面具、外衣通通褪去,他终于又是冉阿让了。
唯一的缺憾,就是自己命不久矣,死前恐怕见不到珂赛特,他的一生挚爱了。
幸好,马吕斯得知了冉阿让过去的真相,幡然醒悟,带着珂赛特来到了临终的冉阿让床前。这个悲剧的人生,此刻终于圆满了。
死去的芳汀和主教好像也来到了,他们伸出手,迎接着冉阿让的灵魂。
跟我来吧,
Come with me
到没有枷锁的地方
where chains will never binds you
所有的苦难,
All your grief,
终于,终于,已到了尽头
at last, at last behind you
纵览冉阿让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与过去的自己决裂又和解的过程。
最初他不愿面对自己的过去,可商马第案件使他不得不面对。
当他承认了自己,抚养珂赛特又使他不得不再次隐姓埋名。
临终时,他终于与自己的一生达到了完全的和解:我曾是一个苦役犯,我接受自己曾是个苦役犯的事实,但我的一生,是诚实、善良、正值的,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五
当我对情节已经了如指掌,注意力也就得以稍稍转移,去关注那些曾经令我头疼的、看似与情节无关的叙述。
我慢慢意识到,虽说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故事,但从一开始,雨果就没有仅仅把它当作故事书来写。
《悲惨世界》发表于1862年,当时的雨果因为政治原因流亡海外已经十年之久。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雨果,对法国何尝不思念呢?从书中细致入微的描写就能看出来,他对法国、对巴黎,爱得多么深呀。
雨果的野心很大,他要把法国、把巴黎的一切,都包含进这本书中,要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他做到了。
百科全书,就是应当无所不包。所以他才会花那么大篇幅讲述滑铁卢战役法军失败的经过,还精雕细琢地描绘了巴黎的人情地理、街头流浪汉们的黑话、下水道系统的历史等等。其中,雨果最关注的,是底层人民的命运。
雨果在书中塑造了伽佛洛什这个经典角色。他是巴黎街头的“野孩”,有父母却被遗弃,成长于下层社会,巴黎就是他的父母,社会就是他的学校。
他什么都不在乎,挨饿、受冻?没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受到辱骂嘲笑?想两句俏皮话骂回去就得了。他常和强盗们交往,却不受他们沾染,心底还保留着善良。在那个污秽不堪的世界,雨果让我们看到了伽佛洛什心底的温柔。
他在街上偶遇了两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便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他们的责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庇护所,还用仅剩的钱给他们买面包吃,自己选了最小的一块。
在街垒的战斗中,他勇敢地站在了学生们一边,为了捡子弹牺牲。
出淤泥而不染的伽佛洛什,证明了有些善良是不会被环境污染的。
同时,雨果借伽佛洛什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巴黎底层世界的样子。
那里的人们满口粗鲁的黑话,街道污秽遍地。其中不乏像德纳第这样的卑鄙小人,但更多的人是无欲无求的,只盼着能吃顿饱饭,天冷了有衣服可加,病了有药可吃,有一张床可以休息。
他们是社会金字塔的底层,是被压迫的一群人,承受着最大的压力,过着最悲惨的生活。书中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描写中,透露出的是雨果对下层穷苦人民的关注和深深的同情。这种同情和善意,使得本书超越了故事,在每一个还有穷困和痛苦的地方闪着光。
正如序言中所写的:“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六
《悲惨世界》是我读了近十年的书,想说的东西有点多。感谢你看到了这里。
这本书很厚,有的地方也很艰深,不容易读,但我很庆幸自己读到了它。
这本书很庞杂,但主旨其实很简单。
雨果用这一百三十万字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社会很复杂,人心有时黑暗,只有善良如此单纯。
个人公众号:小径分岔的书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