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与一个人的相遇,那不只是缘分,甚至是天命。《十本》中影响每位教师成长的书目都不只十本,它们都是你连着我,我牵着你,逐渐漫步而来。
30+的我,一边读着《十本》,一边思考自己读过的最具影响力的书目。可怜兮兮,别说十本,似乎一本也没有。印象中,小学时的我,家境非常之一般,每到交学费的那几天就是我最紧张的日子。课外读物是没有的,如果非要找一本的话,那大概就是亲戚家送来的一本过期好几年的《少年天地》。毫不夸张的说,那是我小学阶段读到的唯一的课外读物。每当下午放学后,我都会靠在窗边翻阅这本已满脸皱纹的杂志。我羡慕那些出现在杂志上的名字,我幻想着有一天我的名字也出现在这本杂志上,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有机会让他们知道我的名字。
这本杂志,我足足翻了三年,喜欢的文字我会每天读一遍,竟不知向家人诉说自己的喜好与愿望。大概是当时想读书的愿望太过强烈且未得到满足的缘故,现在的我总有一种买书的冲动,买来哪怕不看,也要买,或许就是弥补幼年的遗憾吧!
读大学后,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但是偌大的图书馆、玲琅满目的书籍,我却无从选择,不知从何读起。好吧,从专业读起吧,各类成功学经济学一股脑的钻入脑海,翻不过几页,又原封不动的放回,过度的鸡汤和生硬的理论绝配啊!还是读别得吧,言情吗?不喜欢!文学呢?读不懂!尴尬不?曾经对读书的热爱呢?还是刷剧看报吧!美好的大学生活,在百无聊赖的刷剧玩乐中消逝。
真正开始阅读,还是要从加入叙事者说起。王老师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这一年来,跟着叙事者,我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从读《陶行知文集》对教育的懵懂认知,到《做有温度的教育》的真情以待,再到暑期《南渡北归》的艰难啃读,到集万千精华于一体的《书择十本》。我似乎拥有了千本书单,读书就像游戏闯关,闯了一关又更一关,总想着通关,却永远也通不了,只要还在游戏里。
读书,让我不断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读书让我懂得爱是一种能力,了解是爱的基础;读书,让我明白幸福之道在中庸;读书让我顿悟,一切的苦难都是熬炼,都是成就你的过程。就是带着镣铐也可以起舞,只要你内心有音乐。总之,读书是人与世界交流的方式。为了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更加顺畅,相处更加和谐,最好的方式便是多读书、读好书。这便是我最真诚的期盼与最直接的动力。
读董明实老师的《万里山河万卷书》,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关于如何读书,董老师教给我们很多方法:第一,反复读,常读常新。书读百本,不如好书读百遍。第二,抄书。喜欢的文章反复抄,反复默,时时涵泳,用得着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第三,先可泛读,再精读。由此不断扩张,广泛搜集阅读。董老师还倡议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有限的时间,珍惜自己能读书的能力,好好读点书。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用一生的光阴走遍万里山河,如果没有万卷书的陪伴,生命将暗淡无光。最最重要要的是,唯读书可以医愚,唯读书可以兴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