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有厌学现象,请您从以下几步做起。
一、关心人比关心事更重要
了解你的孩子,关心孩子这个人。
关心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出问题,比关心这个孩子出什么样的问题更重要。
关心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厌学,比关心这个孩子厌学的问题更重要。
二、清晰厌学的原因
1、外因———与家庭、学校、社会有关
①孩子厌学的家庭原因其实孩子厌学与家庭原因关系很大。
比如家庭不稳定,夫妻争吵不断,家里鸡飞狗跳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厌学。其实这样的孩子表面上看是他厌学,但实际是他的能量都被家庭给过多消耗了,他没有能量用在学习上了。
比如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强势控制等造成孩子的逆反,孩子就会拿学习这件事对抗家长,因为其他事他也左右不了呀,所以这样的孩子厌学其实是厌家长。
②孩子厌学的学校原因
比如存在校园欺凌,或者学校学业过重,教师教育方式孩子不能接受,或者存在师生矛盾问题,同学之间关系问题等等,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厌学。
③孩子厌学的社会原因
主要与社会风气有关,比如初高中生在一块交流,打游戏能赚钱;做直播几个小时可以收入几千块;送外卖一个月也能赚大几千,辛辛苦苦考上大学的毕业生还不如农民工的工资,这样的社会风气也会影响孩子对上学没有兴趣,以至于不想上学。
2、内因
①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关系问题。孩子可能恶心父母,或者恶心老师,恶心同学,甚至恶心自己,他就会恶心学习,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②能力问题。孩子在学习上目标过高,或者家长要求过高,孩子屡战屡败,在学习上没有良好的体验,没有成就感,容易习得性无助,容易破罐子破摔,容易躺平摆烂,容易厌学。
如果孩子厌学了,首先要保持安静,清晰真相,了解厌学的具体原因(原因就是方法,问题就是答案)。
三、厌学类型
①认知型
觉得上学无用,学习无用论。
②人际型
在学校人际关系有障碍,待在学校就难受,其实是厌人。
③创伤型
在学习上遭受过身体或心理的创伤,比如考试不好时,老师或家长辱骂殴打等孩子,会恨学习这件事,进而厌学。
④环境型
人是环境的产物,如果孩子的好朋友都好好的在上学,他一般情况下也上的好好的;如果玩的比较好的朋友都不想上学,他也可能跟风似的不想上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有盲目从众心理)。
还有就是搬家转学等,面对陌生的环境,孩子会出现畏难情绪和适应问题,进而导致厌学。
⑤病理型
孩子因身体或心理原因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进而导致厌学。
四、厌学的具体应对流程
1、关心厌学情绪
厌或喜都是一种情绪,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看见和被尊重,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未被表达的情绪。家长要关注到孩子厌学的情绪,引导孩子表达出来,做孩子情绪的容器(给到孩子当下即时性的心理满足,不造成对抗)。如果是小问题,他可能说说就过了,别把孩子的负向情绪淤堵或堆积,往往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他身上背负的所有稻草。
提醒:有些家长只能见孩子高兴,不允许孩子不高兴,那么孩子的不良情绪就会被压抑,时间常了一旦爆发问题会更严重。
2、接纳厌学原因
不管孩子厌学的原因是什么家长都要接纳。比如孩子说烦上学是因为同桌怎样怎样,家长就会说这算啥事儿啊,不值当的等等,再把孩子教育一顿。其实在你眼中不算事的事在孩子眼中也许就是大事,一件事情要看对孩子的影响来判断是不是事。我们要把孩子的事当成事,能够理解共情到孩子,和孩子一起去事情。(打好亲子关系这张王牌)
3、坚持上学底线
家长要坚持孩子上学这条底线,不要只看到谁谁家的孩子厌学了,那其实是个人关注点的问题,到学校看看,还是上学的孩子多,厌学不上学的孩子只是极少数的个案。
警惕,把不正常的现象正常化,孩子上学就像大人上班一样正常,一定要坚守这个底线。
4、协助迈出一小步
如果孩子已经在家不上学了,那么不上学,也要有个不上学的样子,要能够照顾自己的日常起居→再进一步在家做家务,劳动,买菜,做饭,遛狗等→到学校外转转,找同学玩玩→到学校内转转,给老师或者同学见见面→到班里坐坐→一星期先去一天→……。
家长协助孩子一小步一小步的进步,看见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及时鼓励,不要指望一个不上学的孩子,你给他说了啥或者做了啥,他突然间就去上学了,问题不是一天产生的,也不可能一时得到解决。
五、厌学注意事项
面对厌学的孩子,无论家长怎样说怎样做,都要做到几点:
①情绪稳定,有足够的耐心。
②看见孩子,接纳孩子。
③不能输掉亲子关系。
问题严重者:孩子咨询+父母学习+陪伴成长(孩子不愿意咨询的父母先咨询,并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求助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