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史210
今日启发:
Elton:
第十二章 近世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幕藩体制与武士道伦理化
宋学的思想武装
江户幕末政权,面对内部政局的动荡,外部列强的压迫,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推行高压的政策,导致通货政策的失败,引发了封建体制更大的危机,大大地动摇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工商阶层也趋于保守化。就文化方面来说,德川幕府也失去了向上的精神,面临危机,走向衰退。
回首德川幕府太平盛世时期,迫切需要有一种新的思想,作为武士的社会道德观念和普遍的价值观念,而宋学重大义名分,规定严格的君臣关系和等级关系,以及主张理想主义的世界观,对于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都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易为幕府的统治者所接受,于是对朱子学派大加奖励,促进新儒学的伦理道德日本化,这就成为他们取代佛教思想作为培养武士道精神的最好选择。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不无感慨地说:“武士以他所拥有的武力并把它付诸实践的特权而自豪,但同时对孟子所说的仁的力量却无保留地表示同意”;“一个国家关于武士荣誉的训条,竟如此紧密地与别国有关训条相一致,实在令人惊异”。当时问世的以新儒学文化为背景的武士修养书《叶隐闻书》(简称《叶隐》),就具体体现了将义理作为武士行为的规范,并将它理想化,以此来维持其武士家系,统一社会的秩序,完成太平盛世的武士精神文化,也就是这一个时代的新文化。
如果说,新儒学文化为《叶隐闻书》准备了理论条件,那么此前元禄十五年(1703)发生的大石良雄等47名武士,为主君浅野长矩报仇,袭击江户本所松板町的吉良义央宅邸失败,最后以切腹自杀的惨烈方式,实践武士忠主君的精神,则直接在行动上给《叶隐闻书》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这一典型事件的角色,被称为“赤穗47义士”。其后宽延二年(1749)国剧歌舞伎根据此事件编出《假名范本忠臣藏》。
图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