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枫叶丰泽原创首发作品。请读者尊重作者的权益和辛苦,也请看重自己的人格与品德。
因为不是第一次去新加坡,我在出发时,没有兴奋和期盼,却比以前一个人旅行有了更多的紧张和担忧。
这次我的身边多了陪伴,却也因此添了操心和劳累。
我习惯了一个人,跟爸妈一起出行次数不多。一个人虽然孤独,但却可以享受自由。
妈跟我说,他们陪我就是怕我孤独。可她不知道,有她在的时候,我的内心更孤独。
我喜欢从容,每次出行一定会提前到达机场。而我妈容易紧张,所以她每次出行,会更早到达机场。
于是,我们这次登机手续办理得特别迅速,因为没什么人如我们这样早到。
爸笑着对她说,这也太早了。妈却得意于自己的先见之明,“如果不是我要求早出发,我们能这么从容快速办完手续吗?”
我夸了她,她因此更加得意。
刷脸识别比起人工审核迅速许多。一切电子化后,人工的作用看似不大,其实却更加重要。因为这可以保证一切顺利进行。
无论如何,人类社会的主体还是人本身。这种认知并不是守旧,事实证明如此。
新加坡机场如我们的机场一样,没有海关人工柜台了。作为一个旅游热门国家,机场每天迎来送往的旅客不计其数。
所不同的是,没有海关人工柜台的我们的机场,每个机器旁边都会站着一位工作人员。
一旦有旅客遇阻,立刻会得到工作人员的帮助,所以停滞不前挡了后面旅客的现象很少发生。
而在新加坡机场,却是另一番景象。
没了海关人工柜台的新加坡机场变得狭小了许多,我没想明白这是为什么。
同时,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在机器里外一共站了三四位神态慵懒,驼背哈腰的马来、印度和华人老头。
我们到达那天,有一队几十人的中国小游学生,相信是被所谓中介忽悠去的对未来寄予无限希望的孩子们。
这群孩子和他们的老师占据了本就不多的几个机器的全部位置。可是不知为什么,他们通关非常不顺利。
那几个新加坡老头站在旁边并不着急,慢悠悠走过来走过去,时间就在他们的慢步中悄悄流走了。
我妈等得不耐烦了,我只好劝她,再等等,别心烦。可这劝说没什么用,我便只能听她的抱怨,顺着她说说新加坡机场管理的欠妥。
说实话,上次日本,这次新加坡,都让觉得,我的城市,真好。
日本和新加坡机场没有以人为本,没有为本国和外国旅客的方便尽心。这是我这两次真切的体会和感慨。
我后来问了新加坡人,他们说,自己回新加坡,也要填写电子入境卡。这个电子入境卡,也费了我们不少时间,因为新加坡机场的网络真是不给力。
回国时,看到机场有专门给外国人填表格的地方。那么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入境我的城市是否觉得方便,我不得而知。
但我们回国时,什么也不需要填写,一本护照顺利入关。
其实脸早已被扫,体温也在通过机器时被测量。
因为有工作人员一路指南,一切便在不知不觉中顺利过去了。
而在新加坡机场,新加坡本国人也要填写电子入境卡,却跟外国人一起体验着不顺畅的通行。
因为陪着爸妈,坐地铁定是不方便,也不舒服。于是我们去搭出租车。
这是他们比我们优秀的地方。车子清洁,气味清新,坐着很是舒服,我妈挺开心。
司机是华人老人家,看那头白发,岁数不会小于65。一路开得挺快。
头一次在新加坡看到司机斗气按喇叭。那辆车的司机看上去也有六旬,似乎不满我们的司机在变道时挡了他的路。
沿途看到的热带绿植、各种童话颜色的公寓楼和底层相连的组屋区、进入商业圈后的高楼大厦,依然构成了新加坡的美丽景象,却再也无法引起我的感慨和喜爱。
想来是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我突然意识到,我对日本和新加坡的不惊不叹,更多的是缘于我的城市越来越好,许多方面的便利是他无法相比的。
进入酒店,一派中国春节的景象,从音乐到人员,都似在中国。
同样的,酒店也没了人工柜台,一切自助。人工成本过高,是酒店工作人员稀少的主要原因。这使得客人遇到困难时,很难得到工作人员的娴熟帮助。
我妈为此又抱怨了一番,我表示赞同。于我而言,酒店应该有酒店的模样,舒畅安静。
一进大门,大堂里乱七八糟,总归是影响客人心情的。下次若再去,拒绝住这家酒店。
旅行就这样开始了。本不必匆忙,却在机场和酒店有了匆忙的感觉。
想来人生本就如此,一切都很难如意,却偏偏总有莫名可笑的期望。
一切结束时再回忆,不禁摇头暗笑自己的愚蠢。
文 | 枫叶丰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