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镇平菩提寺

作者: 花外踏香泥 | 来源:发表于2021-07-02 11:59 被阅读0次

一入菩提岁月长,杏花山下佛衣扬。

虎藏深洞参真法,龙出清潭滴水光。

石井通泉苍柏劲,灵龟移鼓玉兰芳。

红尘安得净三尺,鱼板龛灯贝叶香。

【注解】

1. 菩提寺:镇平菩提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老庄乡杏花山东麓。始建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由菩提祖师朱智勤主持营建,以后各代有兴有废,是中原八大名寺之一,河南省唯一的一座园林式寺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一样声名远播,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 菩提:菩提树。属落叶乔木。菩提寺森林公园内共有四株,其中一株树皮呈黑色,枝叶稀疏,树干胸围直径达3.86米,树高19.3米,冠幅18.2平方米。其余三株略细,但也参天耸立,绿荫蔽日。菩提树花呈白色,果实圆润如珠,人称“佛珠”。传说,新朝王莽时期,刘秀在安固城(今镇平县城郊乡王庄村南)被王莽追杀,逃至杏花山,山上怪石兴妖挡道,刘秀无奈徒步行走,翻越九曲八弯的盘道岭,于山崖前歇息时,其坐骑白马托梦“栽下菩提树,汉室定再兴”。刘秀随即在左有龙山、右有虎山、前有朱崖、后有玄武之地的山崖前栽了一棵菩提树。

3. 虎藏深洞:老虎洞。菩提寺景点之一。传说菩提寺祖师佛法高深,连杏花山中的老虎都受其感化而参禅。

4. 水光:指水滴映出的光色。滴水崖也是菩提寺的景点之一。在杏花山的一处山崖上,常年有晶莹清亮的水滴成帘状滴下,汇集成泉而暗通山门旁边的六石井 。

5. 石井:一百六十一眼井。在菩提寺山门旁边,有一颗古柏和一眼六条青石围绕井口的水井,即一柏六石一眼井,后被人们根据其谐音误传为有一百六十一眼井。

6. 灵龟移鼓:传说在菩提寺初建时,山门左边鼓楼外墙和右边钟楼外墙本来是处于山门墙体同一直线上。后来某一日鼓楼下的灵龟想要闻山门前玉兰树的花香,就偷偷地驮着鼓楼向前移动,拖前丈余时被本寺方丈发现及时呵止。于是,便形成了如今钟楼外墙与山门墙体相齐,而鼓楼却生生地超出山门墙体丈余的奇特格局。

7. 玉兰:玉兰树。菩提寺山门前有一株二乔玉兰。

8. 红尘三尺:即软红三尺。《昭明文选》:“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意思是佛家只有三尺净地,三尺之外皆为红尘俗世。

9. 鱼板:木鱼的别称。佛教法器。相传佛家谓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用以警戒僧众应昼夜忘寐而思道。

10. 龛灯:佛龕、神龛前的长明灯。 唐 温庭筠诗:“龕灯落叶寺,山雪隔林鐘。” 宋 参寥子 《夏秋偶兴》诗:“龕鐙闷古殿,梵唄无餘音。”

11. 贝叶:贝叶经。佛经。古代印度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是最早传入我国的梵文佛经,被佛家视为圣物。贝叶经是菩提寺的镇寺之宝。

相关文章

  • 七言律诗•镇平菩提寺

    一入菩提岁月长,杏花山下佛衣扬。 虎藏深洞参真法,龙出清潭滴水光。 石井通泉苍柏劲,灵龟移鼓玉兰芳。 红尘安得净三...

  • 地方小吏的伟大抱负

    镇平菩提寺位于镇平县城北十三公里的杏花山东麓,是一座历史悠久,古朴清幽的古刹。菩提寺内有座彭公祠,祭祀着彭禹廷先生...

  • 菩提寺

    寺门口长着三棵银杏树 一千多年来,寺修了毁,毁了修 而树细数着自己的年轮和寺的兴衰 不知何时,枝头挂满红布条,挂满...

  • 菩提寺

  • 菩提寺

  • 菩提寺

    毛泉鏡 门前路阔笛声欢,寺后河清碧水湍。 樟树旁边烟袅袅,殿堂里外客跚跚。 焚香祈福钟声远,济善施恩佛意宽。 两岸...

  • 大型慈善公益 倡议

    武童寺 菩提园 植物放生 种福田 武童寺建立全国首个菩提树放生种植园(菩提园),菩提树是佛祖修行成佛的护...

  • 潜山市官庄镇柳林寺简介

    1.柳林寺简介 柳林寺又名“柳林庵“曾用名“积善庵”。坐落在潜山市官庄镇平峰村。与香山寺隔岗相望。晨钟暮鼓声相闻,...

  • 古体诗 | 七绝两首

    山寺 凄凄山寺露微光, 声声木鱼侵院墙 。 点点星辰渐欲离, 唧唧禅语道天明 。 因果 菩提花开生菩提,浮云远望...

  • 禅诗:菩提路在心中

    图文/净心亭 组图/北京白瀑寺 《菩提路在心中》 —副标题:徒步穿越白瀑寺段杂感 菩提无有路 佛道心中载 天凡本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言律诗•镇平菩提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ee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