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兴春,朱志鹏
自然保护地(protected area)是一个长期保护自然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途径得到认可、承诺和管理的有明确范围的地理空间。
自十九大提出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来,我国已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序列。

1、自然教育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重点之一
建立自然保护地的目标多种多样,主要有:荒野地保护、保存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保持地质地貌多样性、维持生态服务生态服务、科学研究、自然教育、游憩、持续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内的资源、维持文化和传统特征等。
其中,生态服务、自然教育、游憩等社会服务功能是自然保护地发展的重点之一。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曾说过:“自然教育是国家公园及保护地游憩利用的特色核心内容,让人对资源环境、景观、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丰富。合理的自然教育解说系统规划设计可以提升景观美感和认知美感,是决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准,更是建设美丽中国,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
但是与自然保护地的快速发展和重大作用相比,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宣教工作起步较晚,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发展层次不平衡,宣传教育载体单一的问题。导致公众对自然保护地从概念上到形象上均没有清晰的认知。全面提升宣教能力成为新时代自然保护地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

2、自然保护地事业的新武器——自媒体
目前,国内多数学者都持有自然保护地体系应以生态保护为主要,不能进行规模化的旅游开发活动。而国家公园更是属禁止开发区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那么如何将国家优先考虑的生态保护问题,和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等问题统筹协调起来呢?
你需要一个完美链接生态保护、自然教育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武器”——自媒体。

因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公众获取信息主要途径,也日益成为公众判断事物价值、影响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用户使用率约为75.8%,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33亿。这一数据充分表明,短视频、直播平台已经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成长为主流新兴媒体之一。

2020年,快手、抖音冠名央视及多家地方卫视春晚,两平台用户突破8亿,其中快手日均活跃用户多达3亿。用户水平由前期有明显的年龄阶层快速渗透至全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短视频自媒体开启全民目击模式,集中释放了公众直面事件的需求,5000万人同时在线。2020年2月,快手发布已协助50万线下商家网上复工,单日电商直播观看人次1亿+,小黄车点击次数2亿+。

涉及自然保护地内容视频主要于旅游类以景区的形式出现。用户主要集中于抖音、快手两大平台。发布者多为旅行社、OTA平台、行业KOL大号、旅行社,2019年多家目的地政府单位注册了官方账号,以导游和农产品代购形式出现的个人用户迅速增长。但也不排除许多官方账号增粉速度慢,曝光率较低的现象。经调研发现,这些“不火”的官方账号内容均以日常风景为主,解说科学知识者较少。解说自然保护地、科普生态资源及导购生态产品的作品更是稀缺。
自然保护地应更加重视短视频、直播平台,借助平台资源带动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形成国家形象、国家品牌;自然教育、科普宣传;产旅融合、生态产品;精准扶贫、社区参与闭环链。
例如,重庆“李子坝轻轨穿楼”“洪崖洞”等借助短视频平台打造而成“网红景点”带动当地旅游经济,2019年“五一”假期,重庆市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0.6%、33.5%。

3、如何构建自媒体一站式解决方案?
3.1推动价值转化
(1)孵化传播基础,捕捉生态主题
培育孵化以保护地官方为核心、社区广泛参与的自媒体平台体系,实时记录生态主题内容。
(2)助推品牌建设,传播价值信息
顶级资源、权威内容打造自然保护地国家形象及区域生态品牌,实现自然资源品牌赋能。
(3)自然生态教育,重构公众认知
链接广泛受众,使群众通过解说而理解,通过理解而欣赏,通过欣赏而保护,实现公众认知与资源保护的共同进步
(4)自然成果转化,协同绿色发展
价值信息涵盖自然游憩产业、生态农产品产业、林下产业、健康服务业等。实现信息与三产融合,促进自然成果转化。

3.2构建自媒体机构化基础
自媒体≠个体网红
自然教育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自媒体以其自由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受游客喜爱。自媒体改变了以往信息传播方式,将人际关系传播、互动操作系统传播、信息搜索传播和集体参与式传播集合在一起,这种“混合型”的媒体介质强调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互动化和主动性,加剧了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促进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传播方式的改变。
在自媒体双向传播过程中,每个节点用户用自己的自主性、价值观和观点偏好激活着传播的每一个节点,同时他们又是信息接收的节点,可以说每一个节点都是信息的掌控者。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用户生产内容不一,质量不高,从而没有良好发挥自媒体的作用。
那么自然保护地该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呢?应该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一站式解决方案,协助自然保护地向组织化机构化发展。

3.3提升保护地自媒体机能
4G时代,短视频的最大特征是视频社交化,在内容上以用户生产内容(UGC)为主。这种模式虽然为用户提供了他们想看的内容,有助于短视频平台从众多新兴媒体平台中脱颖而出,吸引用户的眼球,但对短视频的商业价值开发用处不大。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内容逻辑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进入以专业生产内容(PGC)为主的阶段,PGC模式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使短视频产品内容更加专业化。也就是说未来移动短视频内容质量的提升将主要依靠专业人士。

因此自然保护地应将注重人才培养,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从而在内容能力,运营能力,产业能力上将自媒体平台融入到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中去。
(1)内容能力:辅助内容的规范化和规模化。高质量把控内容产出效率。有效提升内容质量,更快更有效触达目标。
(2)运营能力:借助一系列流程机制实现优化保护地自内体运营能力,帮助快速孵化成长,并实现用户裂变。
(3)产业能力:各环节专业团队整合各资源及平台,利用专业的内容制作、流量推广和全网营销能力帮助自媒体实现IP流量转化。

3.4视联网技术的应用
这个先后获得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蔡吉人院士、李幼平院士、王恩东院士等15位院士的青睐和赞许的视联网和统一视频技术是网络技术的重大革新。
它可将高品质的视频通讯、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应急指挥、远程医疗、示教教学、信息发布、智能化点播、现场(远程)直播、数字电视、视频邮件、延时电视、智能化播控等数十种与视频、多媒体、IP数据相关的服务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统一智能化管理,视频质量可以达到高清至4K品质。实现了视频和数据的大融合、大共享、大监控、大通信、大指挥。

视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现场(远程)直播,可以通过视联网、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5G网络、卫星将任意远程地点(如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外区域、科学教育讲座和活动现场)的视频实时传向外界进行现场直播,实现全球无距离的实时沟通互动。
在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科普解说的未来发展中,自然解说服务中心是基础,自媒体平台是核心动力。5G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联网和统一视频技术的革新,不仅可以推动互联网进入一个全新时代,还为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自然保护地在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可以更加全方位无死角的、无地域的、无限量的、无空间限制的展现自然保护地的珍贵自然资源;起到自然解说空中云,自然教育飞万家的作用,未来它将是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建设的重要战场。
参考文献:
1、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8/P020190830356787490958.pdf.
2、Dudley N. 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 Switzerland; IUCN. 2008, 1-20.
3、曾洁. 5G时代短视频的内容逻辑与媒体转型新思路. 新传媒. 2019, 9: 67-69.
4、彭兰.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 新闻界. 2019, 1: 34-43.
5、尚辛亥, 王雪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林业资源管理. 2019, 6: 32-37.
6、朱春全. 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与管理目标. 林业建设. 2018, (5): 19-26.
7、蒋燕.视联网一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网络. 行业论坛. 2019, 224: 61-67.
8、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首届国家公园论坛精彩观点摘登.黄河报. 2019, 2: 1-5.
9、唐小平, 蒋亚芳, 刘增力, 陈君帜, 梁兵宽, 蔺琛.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林业资源管理. 2019, 3: 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