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学,班级有个男娃,哭得眼睛鼓鼓的,原因是看到了黑板上今晚要完成的作业有好几页。其他孩子都已经完成,而他因为他去上数学的提高班,没有做,一下子就压到他的晚上须完成,他一想到有那么多的作业,心态一下子就崩了,于是在教室里写作业的时候,就边写边哭,刚用餐巾纸擦掉眼泪,又不知想到了哪个点,不由得又掩面痛哭起来,而且是止也止不住的那种。。。。。看着他的样子,我想:他是思想上、意念中就已经告诉自己,我完成不了,我怎么办,哭吧,就能让别人知道我有多痛苦,多无助,心下一想,眼泪就来了。其实他如果翻看一下,作业并没有他所想的那么多、那么难,只需专注,很快就会完成,那么他下意识的行为可能就是埋头奋笔疾书了。
是的,许多的时候,意念闪过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你接下来的会做怎样的行为。
晚上睡觉前,床头柜上有手机和一本书,这时候,选择什么往往也是一念之间:啊,今天一天太累了,刷会儿手机轻松轻松吧,于是手自然地伸向手机,一刷就没有停止,也没有倦意,直到后面到实在不能刷了,才会勉强放开手机。如果,一开始的念头是,今天不能在手机中浪费时间,刷到最后啥也没有留下,还是看会书吧。那么,手就会拿起书,开始阅读,一会儿也会沉浸在书里,感受文字的魅力。这个念头往往就是在几秒之间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行为。
生活中,有时候遇到不顺眼的事和人,最初都会愤怒不已,想要爆发,觉得应该发泄个淋漓尽致才过瘾。可是突然念头一转:爆发了,对于事情有作用吗?会改变结果吗?发火之后,你会有什么好处?为何不冷静地看待此情此情,用平淡地语气,将解决的方法说出来,这样不就不会伤害彼此了吗?这样一想,心态立刻平和,语气也缓和了下来,刚刚剑拔弩张的气氛立刻烟消云散,事情得以圆满解决,心情也就愉悦了起来。
行随意转:念头一闪,行为就来了。很多的时候,真的要将自己的念头向好的方面去引,才会有好的效果。
发几张校园里玉兰花开放的照片,让春天在我的简书留下足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