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段里,庄子举例许由拒绝舜帝王位故事,说明“圣人无名”,得道者不为虚名所累,联系到心理世界,这个“三无”要求(无我、无功、无名)也是个体心理健康表现。
接下来,庄子《逍遥游》说道: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肩吾,连叔,接舆”庄子笔下人物,“大而无当”宏大叙事没用处,“往而不返”向前走不回头引申为离题千里,“河汉”天上银河,“藐”遥远,“姑射”山名,“淖”通绰即绰约,“疵疠”疾病灾害,“年谷”庄稼,“狂”通“诳”谎言。
本段大意:肩吾对连叔说,接舆这个人说话宏大叙事没用处,说话常常跑题,好似银河无边无际,与一般人说话出入很大,不近人情。连叔问他说了什么,肩吾说接舆讲了个故事,“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神人,肌肤如雪,风姿绰约,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腾云驾雾,云游四海,其神情专注,能使庄稼没有病虫害,每年都是大丰收”,肩吾认为这番话胡言乱语不足信。
结合前面庄子说的“小知大知之辩”,应该知道他不会认同肩吾这个说法,但从辩证法出发也不会全部否定。
我们换个心理视角,看看如何好好说话,肩吾讨厌接舆说话,理由是“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这个判断到今天也是适用的。
说话大而不当就是喜欢讲大道理,道理是无用的废话,意思是懂得都懂不用说,不懂得咋样说都不懂,老百姓说法是“会的不难难的不会”。
最宏大的大道理就是宏大叙事,有段子说“富人讲健身,中产讲教育,穷人讲爱国”,不无道理。想想是不是这样?那些精神空虚没事干的人,或者干不好自己那点事的人,为了心理平衡,总得刷点存在感啊,于是热衷谈论国家国际大事。
“往而不返”则是说话没有目的,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够察言观色会意,缺少以别人需要为中心的意识和能力。
俗话说“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做人没有眼力,不会看人家脸色行事,不要以为这是虚伪或者世故,其实这正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一个人可以讷言内向愚笨,但是要多少懂点别人需要,有点善解人意意识,而不是自说自话,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别讲那些正确的大道理,多说看似无用的家常话,努力训练以人为本意识,觉察别人需要,少点自我中心,努力近人情做人事说人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