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里面谈到了一个问题,大部分人都会,时时刻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东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
不管其他人是不是,我就是这样的。有时我甚至会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因为我意识到我错失了世界的变化,我跟不上整个世界的节奏了。我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我不知道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是怎么,我不知道有多少机会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里有钱等着我去捡,我为此感到很是焦虑。说得有些过分了,但是本质的问题应该在于,我控制不了一些事物,并为此感到很不安全。
就像一个神经病的患者,警惕的观察周围的世界,头转动的很是频繁,极力的关注到更多的东西。当今社会的人,在面对互联网信息时,也是如此。微博、微信、知乎、抖音…我们尽可能的去关注到多又多的信息,但是却没有深度,结果是,这一度让我们感到崩溃,因为我们总会感到毫无积累。
我们焦虑的了解到所有东西,这会缓解我们的不安全感,但是放弃了深度。这也如同,我们看再多的书,但是不思考,不能变成行动,就难以改变什么,甭管你是不是一年阅读365本书。有时,我们必须牺牲掉所谓的安全感,才能集中精力来深度。
合作就是就是将所谓的安全感给到对方,信任就是相信对方不会背叛自己的安全感,勇敢就是对抗这种不安全感。人必须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把安全感转交到他人。同时,如果和一个不安全感的人合作,你会一直被他质疑。
Q1:在生活中找几个小领域试试“放弃全视角”,体验几天?比如,关掉微信朋友圈;把手机上的微博停用若干天;把手机完全静音若干天;不出门独处若干天;不看大家都在看的电视剧、节目若干天…
由于疫情,在家里呆了一个月了,每天都关注疫情的发展,频繁的时候,甚至每个小时都要看下统计人数,看下大家都在干嘛。刷微信、刷知乎、看微博,总想找些什么能了解下。
工作上面,把能够找人帮忙的事情都处理好,这样才能做更有效的工作。
Q2:你是不是一直在追求百分百的安全感?你在哪方面被拖累的很惨?
如果一个人一直追求所谓的单打独斗,那么很多时候亲力亲为,也是为了什么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疲惫不堪,事情还不得很好的发展。再就是在自己的舒适圈中,不愿意冒一点风险,温水里面煮青蛙。在同龄人高速成长之下,自己自我封闭,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来,因为不想跨入一个不安全的区域。
Q3: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貌似能力很强却有其实并不得志的人,想想看,那是因为他们在哪方面过分追求安全感导致的?
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大家觉得我书看的多,懂的多,还帮助同事的孩子辅导英语。但是我只是在这个舒适圈中好好的呆着而已,我潜意识的抗拒未知,抗拒不安全感,抗拒损失。在人际关系上,这让我很难融于别人,在生活工作上,不敢尝试和承担,很多人都说我过于保守,给人一种自我封闭的感觉。
Q4:你有几个百分百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完全不用考虑了?(相当于说,在那方面放弃了全视角,自己盲区也无所谓)
如果能信任一些人,工作上面就会就会放心的交给他,情感上面就会什么都告诉他。
Q5:如果你的另一半极度缺乏安全感,你要如何才能让Ta与你共同升级?
缺乏安全感就是不信任,我也不太清楚如何去培养。
很多时候我们看新闻热点,为了和别人搭上话,积累些谈资,为了和这个世界保持更新,但是现实世界更新的速度是如此的快,别说一天,就算是一小会,可能就更新得我们看不懂了。我们为了这些虚无的谈资,花费了过多的注意力,必须要警惕起来。有些热点的谈资,过了几天就过了保质期,而有些东西,是一辈子的东西,比如一些好的书籍,我们要学会放弃和选择。
还有一点就是追赶各种聚会,怕自己会不合群,怕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不好的地方。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接受,做自己的事情,闲得慌的话就容易瞎想。要时刻警惕,自己是否被周围的蝴蝶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
一定要学会抛开每个热点都要追的安全感!
一定要学会抛开每个热点都要追的安全感!
一定要学会抛开每个热点都要追的安全感!
生活中有一个最大的负担,我们沉重的枷锁,就是追求所谓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把我们困在当下,我们必须学会放弃这种安全感,寻求不稳定性。
进化使我们放弃了全视角,而科技反过来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学会控制自己,而是希望得到一切资讯,以维持安全感,那将注定陷入当下的泥沼之中。
不管是合作还是信任,都是牺牲自己的安全感,来换取注意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