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对饮食的价值观和现在很不一样。所以有很多菜品对我们来说研究的意义大于吃的意义。比如说现在的干烧鱼都要吃嫩,但老的干烧鱼做法还是要把鱼炸透,然后再加汤烧制收汁,要把汤收到已经炸酥的鱼肉里边。这种口感汁浓味厚。现在呢,都是轻轻炸一层把外皮定型,然后再加汤烧,大火迅速收汁,因为下料足,火力猛,汁水一样明亮而味浓,但鱼肉仍然细嫩,说实在话,以现在的价值观来看,新做法更讨人喜爱。实际上到底哪个更好一些呢?这不好说。当时人的口味,材料的新鲜度,甚至天气情况都会影响一个人对一道菜的体验。所以我们做食客的,不讨论好吃与否,只讨烹饪论功夫是否到位。
回酥狮子头也是如此,正常吃清炖狮子头,要吃嫩,吃酥,用牙轻轻一碰,狮子头顿时裂开,化在嘴里。可是这回酥狮子头可不就会这样了。把瘦肉炸透,再把汁水烧进去,现在的人们不太可能吃这道菜了。
类似南京有一道金陵大菜:扁大枯酥,和这个菜几乎都一样,汁浓味重。以此菜为例,南方食客都说北方菜太重,我心有不甘。
另有一个话题:昨天的河间爆肉菜谱,有厨师朋友提到爆肉使用香油是亮点。关于这点,我觉得这位朋友提得很对。传统清真菜食用香油的量非常大。在七八十年代开始慢慢改变到现在的状态。我和老一辈厨师沟通后认为有两点原因,一个是成本太高,要降低成本,再一个就是味道太重,现在的人们已经不适应这种味道了。但不否认,香油对牛羊肉的膻味确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清真菜仍然有不少地方还在使用香油,比如说码味和淋明油的过程中,也有锅底坐油时花生油和香油一起使用。这个现象其实确实应该多说说,只是我看菜谱看习惯了,一些情况有一些熟视无睹,但确实应该就各个点说清楚一些。跟大家多一些交流,也给自己提个醒,复习一下各个知识点。希望厨师朋友们看后多提意见和建议。我说过,所有提出意见的人都是认真关注我的亲人。对我来说,得到知识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