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小红书刷到一位博主,她在视频中引用桥水公司创始人的一句话来总结自己并激励粉丝。
我的脑海霎时就扯起了闪电,“桥水的原则”这几个字突然就从尘封的记忆中鲜活起来。
我用双引号圈住的这五个字,其实本该用书名号的,因为约莫在八年前,我们正在非常认真地翻译《桥水的原则》这本书。
再具体一点,就是我当时在带着大概四位小伙伴一起翻译这本书。跟以往大多数时候一样,我同时要承担全稿的审校工作,审校其实是一宗翻译任务所有问题的终结者。
任务具体是由哪里委托的我已记不清,连我那些年天天背出背进的Thinkpad都已经彻底不能开机了,所以无据可考。我只记得当时的忙碌与艰辛。
因为我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中间还穿插了一个任务,就是到呼伦贝尓执行为期三个月的现场口译任务。
更要命的是,家族中一位兄长在攻读澳大利亚某个大学的医学管理研究生课程,毕业论文的英文版需要在那段时间翻译,其实家族中另一位哥哥的英语水平更赞,只是这位兄长几年读研中所有的作业都一直是我在翻译,所以就还是我来翻译论文。
与现在相比,那真是一段滚烫的日子。
所调试的是连续工况设备,带负荷测试。外囯专家组轮班,我们翻译组同频,十三个半小时一班。
如果几位专家同时在现场,我简直就分身无术了,中控室,熔炼区,备料区到处都跑。最令我感动的是,在总部派出的援助人员中,有位年轻的工艺工程师,他总是自告奋勇充当中控室译员。他实在无法表达的,跑到中控室外问了我,再去与外方工程师表达。
下班之后我再抽空翻译医学管理论文、翻译合作双方产生的邮件、文档、会议记要等等。
如果白天要开协调会,那么夜班后基本上就待在办公室,我们办公室常备两套床铺。
记不清最忙的时候一天处理了多少口笔译工作量,只记得喝了很多很多咸味奶茶,我喜欢的牌子叫蒙古额吉,因为咸奶茶中有炒米,虽然很稀薄,但勉强可以充饥。困了喝,饿了喝,耽误了饭点也喝,不想吃饭也喝,一袋不够,再喝一袋。
我有些蒙古血统,我们大家族的姑妈们,大多都申报了蒙古族身份,普鲁海牙后人。我老爸不愿,所以我是汉族。而我这个云南的蒙古人到了内蒙,却吃不惯那些菜,天天早上就喝小米粥,其它两顿,常靠咸奶茶。
结束后回到云南,天天与《桥水的原则》较劲,初稿翻完,几个人在小会议室对着幻灯幕上的英文与中文争论、推敲、死磕。
我们还是及时完成了整本书的所有翻译工作;然后,再做其它任务;再然后,小伙伴们纷纷奔赴自己的山海;最后的最后,我居然也离开了我最爱的翻译工作和我深爱的公司。
⋯ ⋯
人生原来真的是场多幕剧,居然还是多场景的,人脑真的比海洋更深更大更有容。
且驻征途,虎嗅这片暮光生活的种种际遇,象沙尘暴,一场又一场,扑面而来,滚滚红尘,很快掩埋了记忆的海洋。
记忆再鲜活,终归是记忆。所以,还是用双引号,代替本该的书名号,圈住那五个字,圈住那些滚烫的生活,别让它大肆兴风作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