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听到一个朋友开玩笑时引用了那句话:“没有梦想,人和咸鱼有什么分别!”要我说,现在国人似乎最不缺的就是“梦想”,而且满大街都是“梦想”。
我改成另一句:“没有好奇心,人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童年在我们的回忆里常是无忧无虑的,寻找原因时我们可能会说那时候的生活“单纯”。后来突然某天,就到了一个这样的阶段:“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
宝玉有了这种烦恼之后,茗烟的解决办法是到书铺子里买了许多小说给他看。青春年少里有一阵是有不少人迷恋看小说的,记得有个朋友自习看,上课也看,体育课也看,某次书从抽屉里被老师缴出来后仍然沉浸其中没有缓过神。书打开了一扇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
现在想想,童年的生活并不是因为单纯懵懂而美好的,那时候的确是涉世未深,各种事情都还是初体验,但是心思很多很敏感的,害怕未来的自己不是现在打算变成的样子,担心近视眼越来越深最后无可救药,小伙伴之间也会有很多的感受。
相比起来,长大后的生活其实更简单了,无非名利,无非成败。复杂点的只是手段罢了。常被认为“单纯”的童年其实反而是更为丰富的。只不过那时候我们向外延伸的范围更小,小小的世界一般就能够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了。
到了大点,好奇心让人蠢蠢欲动,想要探索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的时候,却恰好是生活最为狭窄单调的时候。高中尤其到了高三,新东西都学完了,常常整节课整节课地昏睡,整天都蔫不拉几。所以有的高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特别不明白,我这么苦口婆心跟学生把道理都讲得这么清楚了,学生怎么还是不明白不听话,还是要搞出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其实不是老师的问题,更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客观规律的问题: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过出于自然而然探索世界和人生的本能,让青年钉在座位上反刍那些嚼烂了的“知识”才是反人性不正常的。青年是龙,把他们憋在小鱼塘里,纵然有些乖乖听了话的,但总会有些兴风作浪拍出水花来的,用再好的教育手段也是枉然,如果成功了,我反而要说这个国家没有希望。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的好奇心倒是逐渐失掉了,关心的事情、想要的东西逐渐趋同,只是手段不同而已。人们说要创业,创什么业都好,能赚钱就行。又说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你努力一辈子也许在京城也买不起一套房吧。不逃避生活,但是打死我也不相信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遭就是为了获得一个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所有权。所谓的“所有”,不过也就是几十年的居留。
有人说买房路上你也不是啥也不干呀,“世界那么大”,你不想去看看?恩…有时候想,大多时候不想。爱旅游的人是这个世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如果旅游变成一项新的普遍的生活义务,那还是算了,这不仅不是好奇心的体现,反而是缺乏好奇心的束缚。
扼杀好奇心的人会觉得,人人都异想天开,世界还不乱套,太恐怖了。其实也不会乱到哪里去,可能还更好些。一眼看到生命尽头的人生才恐怖呢。
好奇心不是猎奇,也不是啧啧称奇。好奇心跟“好玩”挂钩,但好玩不一定跟娱乐挂钩,相反大众娱乐节目的工业化流程本身就注定了它往往是与好奇心对立的。你期待下一期节目会发生什么,但还是看到熟悉的面孔上演似曾相识的场景,甚至让人以为生活就是这样。
有好奇心的人不会热衷于统治别人,除非统治别人也是好奇心上来的一时兴趣,但是这种兴趣不会持久的。所以历史上那些有些好奇心的皇帝做不成圣君。有好奇心的人不会重复机械的生产,耗竭资源产能过剩。有好奇心的人不爱开会,不能保持在上级面前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有好奇心的人不会整天想着爬到更高的位置上去,或者从别人口袋里把钱赚过来。
《老子》是一本扼杀好奇心的名著,不过它本身也能让读者的好奇心得到一时的满足,只要别照着它做就好。或者你照着它做就好,别指望世界都变成书里的那个样子。《论语》等经典也是同样道理。就像我这篇文章写的是好奇心,但要是完全勾引不起你看下去的欲望,它对你来说也是站在好奇心的对立面了。
上面说好奇心得到“一时”的满足,的确,好奇心是不能得到完全的永久的满足的,好奇心是不断地喜新厌旧。因而有不断向生命前方走的欲望。若能把好奇心保持到老,就是个到死都很有激情的人。不是因为承受不了的痛苦而选择自杀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于生活失去了好奇心,不想看看前面还能发生点什么了。
喜新厌旧岂不是不能持久?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业。也不然,频繁跳槽也可能是重复类似的乏味单调,坚持一件事情也可能是“苟日新,日日新”。
好奇心是我认为人类根本区别于其他生灵,以及人工智能之处。如果毕生的努力都是为了把自己训练成一个高效的机器人,那不如直接造一个机器人出来。
好像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富士康的工人根本没有机会考虑“好奇心”这种问题。是的,社会的畸形是对于底层的人来说,生存压倒了一切。而作为尚有选择机会的群体,在“安全感”和“好奇心”之间保持一个平衡也很难。
稳重的人未必缺少好奇心,常发出惊叹的人也未必充满好奇心。好奇心在一个群体的体现是“参差多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