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开考,南宁市开学联考。“少年不练功,老来一场空"。就不知道我们班这些少年练没练好基本功。在我这么多年的考试经历里,我总结是:怕什么来什么。这是定律一般东西。所以,我现在就不怕了。毕竟,怕了也没用。而且,现在还不是我考。突然觉得有点幸灾乐祸的窃喜。不过监考也是容易让人魔怔的事儿。盯着谁都不对,还不能来回走,只能坐在讲台,凝视教室后的墙。我习惯从左上角沿着对角线移到右下角,然后眼睛往上走,嗯向左,接着向下,再向右。好了,一个框成型。然后再看看两旁窗户,或者算算女生男生比例,然后看看长短发人数,接着是戴眼镜和没戴眼镜的,有刘海和没刘海的……处处都是可比较啊。可是,人为什么要来回比较呢?……
关于比较的事儿,我一直在想,我的学习生涯里,似乎从来没有过。我爸不会拿我跟谁比,我妈说家里有地,读不了书回家种地。我没想过要比过谁,毕竟自己有朋友两三,谈梦想的内容都不会远过那时一个月以外的时间。我记得关于梦想我最有骨气的话是:我以后要努力赚钱,我养你们。你们,指的是我当时的朋友三两。其实也有想养七八,甚至更多……现在二十多年过去,她们还在那个回忆里的小城,我也终究没养上她们任何一个。包括我自己,还有言,也只是没养残而已。
至于后来高二分文理后,貌似也被个别班主任拿来比比,然而,我也终究没放到心上,甚至忘记了那个班主任。多年后再提起,记得关于他的,是名字和我们班的同学同一个读音,教英语,不高。可惜,我妈连我高三的家长会都走错了教室,她只记得我高一的教室所——班主任也是没有机会多引导她学会对比。所以我的高考志愿也是没有比较填报的。我想读历史,本硕连读,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当年只要一个。填完志愿后,一个朋友随口一句,来我们学校吧。我说,好。于是添了几笔。然后我就去了重庆,给予了我第二次骨血的生命的地方。
至于工作,比较这词既然在脑子里二十多年没有过,所以也就彻底没了。评职称,拿优秀,做规划……算了吧。举个”栗子“:关于职称,我这辈子最最感谢的人是黄云。我的一级职称是在懵懂之间,黄云手拉手给我填完了所有资料。没有她,估计我还在二级那里摩擦。然后就开始认为人生巅峰到了,圆满了。直到我去年才知道原来有骨干教师要评,有副高可以晋级……原来人生还有那么多步骤。我就如此浑浑噩噩在厮混。
言宝一定是亲生的。她现在的学习状态如我一般……我的错。
突然笑了。
人生要那么多东西,图啥?
我想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