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反态度的辩护:指一个人提出与其个人信念或态度相反的意见或态度。
82、诱发伪善:通过让个体做一些与他们行为相反的陈述并提醒他们其观点和行为的不一致,诱发个体的认知失调,目的是引导个体做出更负责任的行为。【认知失调→自我调节→(无强大的外部归因)→寻找内部归因→自我说服→改变行为】
83、不充分的处罚:当个体缺乏足够的外部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何要克制做一种想做的活动或取得一个想要的事物时所引发的失调;通常会导致该个体降低他对这个被禁止的活动或事物的评价。【轻微的处罚比严厉的处罚更能够引导和改变孩子的行为,而且引导出内部归因造成的改变也具有更长期的效果。】
84、我们会对我们帮过的人有更积极正面的评价,相反的情况也成立,我们会对我们伤害过的人有更消极恶劣的评价,以符合我们的自我认同,降低认知失调。
85、从错误中学习:有的时候减少认知失调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它固化了我们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和行为。虽然减少失调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我们仍有可能去干预这个过程。关于人类是一种降低认知失调的动物的认识会增加我们对这个过程的意识。当下次我们因为行为与自我价值观不一致感到不适时,我们可以有意的停止自我合理化,而去反思我们的行为。
86、态度:对他人、事物和观点的评价。社会心理学将态度分为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是指人们形成的对某一对象的想法和观点;情感成分,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反应;行为成分,是指人们会对该对象实施何种行为。
87、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一种主要根据人们对于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念而形成的的态度。
88、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一种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而不是他们对态度对象本质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
89、经典条件作用:某种能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如你的祖母)不断与一种不会引起情绪反应的中性刺激(如樟脑丸的香味)相联结,直到中性刺激本身也能引发该情绪反应。
90、操作性条件作用:个人自由选择的行为,根据行为结果是得到奖励(正向强化)还是惩罚,相应的在频率上增加或减少。【激励/惩罚效应】
91、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基于对态度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观察。【自我知觉】
92、外显态度: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
93、内隐态度: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人们可以对几乎所有事物拥有外显和内隐态度。
94、态度的改变通常是社会影响的结果。
95、说服性沟通:在某一问题上支持持特定观点的沟通,如演讲或电视广告。
96、耶鲁态度改变研究法:研究人们在何种情况下最可能因为说服性信息改变自己的的态度,聚焦于“谁对谁说了什么”——即沟通的来源、沟通的性质和听众的特性。
97、精细可能性模型:主张说服性沟通方式有两种可以引起态度改变:一是中心路径,人们有动机、有能力专注于沟通中的逻辑论证;二是外周路径,人们不去注意逻辑论证而受表面特征(如演讲者是谁)的影响。
98、说服的中心路径:指当人们具备专注于信息的动机和能力时,人们对说服性沟通进行精细化,专心聆听并思考论据内容的情况。
99、说服的外周路径:指人们不仔细思考说服性沟通中的论据,而受周边线索影响的情况。
100、当事件与个人密切相关时,人们会注意演讲的内容,而且会根据论据的强弱决定说服的程度;当事件与个人关系不紧密时,人们就不太关心论据,相反,他们会采取一种心理捷径,遵循一些周边线索,如“权威人士是值得信赖的”。通过中心路径形成的态度改变比通过外周路径的改变维持的时间更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