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32101/72c1577ec07cd9ad.jpg)
高考完,孩子们终于解放了。作为高三的家长,考前思虑孩子的状态,考后又开始记挂志愿的填报。
但完全摸不到北,全部都是专有名词。
一分一段表、专业级差、平行志愿、顺序志愿、提档线、批次线;或熟悉或陌生的词语。
加了很多群、看了很多公众号的文章、听了不少网课,偶尔还线下听一些讲座。慢慢开始了解志愿填报。
一、把握的基本原则:
城市>学校>专业
首选城市。自己家在广州,如果孩子有机会去到上海、北京更好的学校,也是愿意她出去的,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就还是选择在广州。
继而学校。如果能进孩子自己非常期盼的上海的学校,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进。
最后专业。1.专业还是兴趣优先,因为妞妞以前总说喜欢编导专业,后来查了一下,因为是艺考生,暂时没有机会。2.性格测试,让孩子做一下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找到她的性格维度,是属于那种类型,尽可能找到与她性格向匹配的专业。
二、报考工具使用方法
1.高校的招生章程(高考阳光网)
2.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专业加试、专业情况;学费)
3.书本: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等
大书本要关注数据构成:分数统计时间:报名/实际录取人数:分数分布:最高分、最低分、平均中位分;其他数据情。
三、分数换算
1.大部分人的填报都会以2019年数据为基础;
2.如未发生大的变化,19/20年数据已基本稳定;
3.按照排名(或分差)进行等效换算;
4.使用等效分数参考2019年更直观;
通过以上换算的分数进行数据分析;
举例:比如我们家孩子650,今年排名2500名,那就看去年2500名是分数是多少,比如是660,按660分参考去年的数据。
四、如何用数据:
1.院校数据
(1)院校提档线(排名)
(2)提档线不等于专业录取线
(3)提档线产生于补录结束
(4)补录学校的提档线理论上为批次线
2.专业数据
专业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专业最低分才是录取线
参考专业平均分把握最大
例如:复旦我就参考专业最低分,中大就参考专业平均分。
五、如何评价
如果对专业没有要求,可将个人分数减去5分左右,对照排名参考2019年数据。
(1)招生计划和院校分数自然浮动情况下,院校录取分数大部分浮动区间不会超过5分;
(2)大小年的情况使得录取分数可能超过5分,但已比较少见;
(3)少部分院校减招会超过5分,但目前的填报方法下梯度是完全可以弥补这一块儿的;
(4)如果专业有要求,需要再减去更多分数(例如10分甚至更多),尤其是经济、金融、土建、信息类;
五、志愿规划原则与认知
1.尊重孩子意愿
2,.尊重规则
3.尊重分数 拉开梯度
六、看院校的几个关注点:
1.院校往年的录取位置:省/市排名,批次线分差
靠前院校看排名;批次线边缘看分差;中间院校两者结合看
投档线人数比较多的情况:考虑院校录取密集区间(平均分,中位数)
2.确定稳定性;三年波动幅度(稳定、稳步上涨‘波动较大’)
3.招生政策变化:计划,专业满足;招生计划变化率(缩招、扩招比例);专业志愿的满足情况(提档不退);专业录取规则变化(分数极差或者分数优先)
七、填报志愿梯度注意事项:
1.冲高志愿合理摸高
一般在自己成绩0-10分范围
2.保底志愿万无一失
保底志愿为了有学上
3.院校兼顾专业
院校的专业分数单独注意
八、志愿填报流程实操
1.意愿优先原则:以学生意愿为第一原则
2.统筹批次:
3.冲稳保;
4.梯度原则;30分左右
分数与志愿定位:
冲高志愿:以录取最低分为参考
匹配志愿;以录取平均分/中位分定位
保底志愿:以录取最高分为依据
分数让步,每一层次定位可预留3-5分余量,拿不准的志愿就高不就低。
九、填报流程:
成绩定位—筛选学校—选择专业—确定志愿
举例:
妞妞2020年一模成绩110名,按4位系数,全省排名440名,换算成2019年的排名分数,然后筛选这个分数段的学校。
然后挑专业;性格能力;未来发展:深造(出国或者考研);综合考虑:偏向于艺术设计类,兼顾理科;从筛选出来的专业里面挑适合孩子的专业再选择;然后排出志愿。
批次、选择理由 、 备注;院校优先的基础上,考虑专业
但是不算怎么说,分数是王道,等分数的时候,提前规划好,到时候不至于忙乱中乱下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