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至11日,滨州市第九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渤海中学南校区举行。
19节课,精彩纷呈,高潮不断。
课后,滨州市教科院的刘红星老师,做了精彩的评课总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值得借鉴的地方:
1.德育熏陶的目标和内容多样且鲜明。2.语文学习目标和内容,更加连贯和聚焦。3.教学过程更有逻辑性。4.教学过程更有整体性。5.教学策略更有创新性。
值得反思的地方:
1.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进一步正确、明确、连贯和聚焦。2.教学过程要进一步逻辑、简洁和创新。3.加强语文教学基本功(练习写板书、表达要用普通话,要有逻辑,清楚,有文采,把控教学节奏,师生交流的语气要贴切,准确把握语文知识,训练课堂应答的能力,设计问题的能力。4.思考为何学习文言文。
梳理点评之后,我的感受是——
德育在心,行动跟进,日常修炼,不负我心。
以下为刘红星老师的评课,整理时略有删改,记录也可能有纰漏,见谅。
希望对热爱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有所启发,有所行动。
总体看,19节课,五彩缤纷,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令人回味。
19位选手,竭尽所能,展现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语文课堂研究的状态。
本次活动的主旨,一方面是培养骨干教师,遴选出小学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另一方面,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本次赛课活动,激发教学热情,在日常教学中积淀教学智慧,引领全市小学语文学科质量的共同提升。
值得借鉴的地方——
1.德育熏陶的目标和内容多样且鲜明。
我们从事教育工作,首要的是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任何学科和课程,落实德育目标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渗透包括哪几个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最后一方面是特别注意,这也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和品格,也是人生存的一种道德品质。比如,《飞向蓝天的恐龙》,所渗透的德育目标是——让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大胆的猜测,从而验证自己猜测的正确性。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德育目标。
19节课,落实得比较好。比如,“酉”的字理,《司马光》中对于复姓的介绍,复姓历史名人的介绍,百家姓的引入,呈现宋史书籍的原样,竖版的呈现,延伸到的《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指向的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挖掘的较好,鲜明。《飞向蓝天的恐龙中》的科学推断。德育目标 多维度、多向度、多样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日常课堂上要想一想,这篇文章在德育目标和内容熏陶方面有什么可做的文章?每节课都做,每天都做,每个学期都做,这样,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就可以得到德育的熏陶。
2.语文学习目标和内容,更加连贯和聚焦。
以往的赛课是,单篇文本的切入,师生的学习,凭空而来。这次19节课,目标和内容的确立的连贯性突出。
比如,上课一开始,老师呈现单元内容的图示,这一个单元学了什么内容,同时告诉大家,我们要学这一篇,与学生的学习认知做了一个连贯。这样学习不是无根的,从哪里来,非常的清楚。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司马光》,回顾一年级学过的《姓氏歌》,里面有复姓,导入今天的课堂。让孩子知道:语文不是单凭零散的,而是学了之后要使用的。《狐狸分奶酪》,呈现狐假虎威的图片。
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更加聚焦。十几位老师环节设计更加清晰,每个环节指向的目标更加聚焦。比如19节课,教师对写字的处理,都有写字的指导和练习,这是语文要教的东西,也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必须要教的东西。写字的指导和练习,或者在板书题目中,或者进行单独指导。
关于词语的教学。
老师们有更多的办法,进行扩词。抓住课文里的一个字,来认识更多的字和词。很多老师闪现出教学机智的灵光,比如带“酉”字的处理,“嚷”的处理,再比如“树栖”,在陆地上生活的叫陆栖,在水里生活的是水栖,既在路上又在水里的叫两栖。老师一指点,运化,把很多词语掌握了。这些词语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所以说,19节课在词语教学上做得很好。再比如说,“俩”的教学处理:哥俩儿,姐妹俩,父子俩,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又做了一个拓展:俗语,俩枣。
关于句子的教学。
联系上下文读好长句子。特别是《狐狸分奶酪》这一课中。教师用书的意图是,用朗读把这几个长句子读好,这是第一目标。有的老师就抓住了这个要求。再有,“拌起嘴来”是什么意思?先理解句子,后通过生活来理解。句子教学,教得更加聚焦。
关于段落的教学。在《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中,教学段落的结构(总分)。段落的教学非常明确和新颖。
关于整篇的教学。
整篇的教学,要了解题材特点。《飞向蓝天的恐龙》,科普说明文什么特点?《司马光》,文言文的特点是什么?
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更加聚焦,教得更加明白,让孩子在这节课中印象深刻的获得语文的东西。
19节课,做的很好的一点是——联系生活。
与生活联系起来,语文课就有了活力。比如,带“酉”的字,生活中,吃水饺的时候,大家要蘸一种调料是什么?(醋)。做菜的时候还要放一种调料是什么?(酱油)。酸,发酵与酒有关。《飞向蓝天的恐龙》,引入“嫦娥4号”,同时渗透德育教育,这是人类在月球背面着陆,由中国人完成。《司马光》课堂,引用司马光邮票,通过邮票的形式传承这个故事。联系生活,语文教学有活力。
3.教学过程更有逻辑性。
教学的起点都是基于学情和教科书。让孩子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这节课我要学什么?比如说预习,昨天我们预习了,然后我们怎么样?还有的老师说,刚才在候课的时候,我发现大家对于“zh,ch,sh“的发音有些问题。那好,我们这一节课学一学。我不知道,这是教学策略还是真实的情况。这体现出来的一种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日常的语文的缺憾,在课堂上进行弥补和教学,这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语文教学。
教学的过程遵循了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比如有的课堂通过文本的挖掘和创设情景。用可什么什么都怎么样,来表达我们生活中的现象。这个环节老师是怎么操作的呢?呈现课件,课件上是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两张图片,一张是狐假虎威。另一张是生活中很寒冷的照片。第二种形式:补充句子。教学中,老师说除了图片,除了补充句子,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用到了可什么都怎么样。这个过程,是符合学生学习语言规律的。从形象到文字,再到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一步步来,教学过程更具有逻辑性。
通过课件,你看出逻辑吗?再比如说,恐龙变成鸟类的过程。两位老师用了轴图的形式,一边是时间,一边是变化。还有的老师用的表格的形式,这符合孩子语言学习的规律。因为这篇文章文资料多,信息量大。如何帮助学生梳理出要点?老师用轴图和表格,效果不错。孩子们在填填写写中抽取了要点。
19节课,大部分都有课堂结束前的小结。让孩子知道:我从哪里来,这堂课做了什么?然后我要到哪里去?
4.教学过程更有整体性。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增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成块、更长了。4号选手《飞向蓝天的恐龙》,最高分,其中有两个大环节,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均为五分钟。一个环节是自读课文,一个环节是读第四段,填写轴图。每个环节5分钟,两个环节共10分钟。在以往的赛课中,是很难这样做的。但是,这节课听下来,并没有让人感到多么生硬。感觉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孩子们学到很多东西。
5.教学策略更有创新性。
每一课,几乎都有一个闪亮的地方。看这些闪亮的地方,要用一条线穿起来,这条线就是语文实践活动。
这些课,老师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创设更加多样。比如说,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不同的人,讲给二年级的小朋友怎么说?讲给一位老奶奶怎么说,讲给爸爸妈妈应该怎么说?小熊哥俩再一次见到奶酪的时候,会怎么做呢?拿”缸“来贴词语,讲一讲司马光的故事,这既是对课文的理解也是让孩子们借助这种形式,讲述司马光的故事。
19节课,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回去再梳理。
值得反思的地方——
1.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进一步正确、明确、连贯、聚焦。
德育熏陶目标也要注意,如果不明确,可以看山东省的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文件和表格。比如,《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我们到底要教怎样的目标和内容?这个文本,并不是让你训练孩子的朗读。但是,很多老师当成了朗读的素材,“读谁像谁”,做成了课本剧编写的素材,”演谁像谁“。
确定目标和内容的两个维度——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相处。以”相处“这个一大概念为纲,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另外,这篇文章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回扣这一点,匈牙利人传承的目的是——反思兄弟两人是怎样相处的?应该是谦让的、有礼的、和谐的,如果你不这样做,给坏人以可乘之机。
但是,我们的孩子在理解这篇文章的时候,除了这一明确的人文主题之外,他们还有别的想法。
一个是小熊不应该捡到奶酪后自己吃。还有一个是小熊可以和狐狸商量着一起吃。第一种解释,教材编者已经意识到了。
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解释是,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大的,他们是在听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长大的,所以他觉得捡到的东西要归公。我们的文化和匈牙利的文化进行了碰撞。所以,理解成”小熊不应该捡到后,自己吃。
这无妨,因为我们要尊重孩子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只要他说的有道理,指向良好的德育目标。第二种说法,那个小女孩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孩子,这就是个性化的理解,老师要加以引导。
这一课,老师的“根”要站的很稳。我教的是——通过这个故事,要知道兄弟之间如何相处。这是根本!不要教偏了。生成的东西,老师要揣摩孩子思维的过程和文化的背景,进行恰当的引导就可以,不用过分强调。
这节课,语文要素要教什么?一个是识字和写字,另一个是教孩子们把长句子读好。教参中有两个解释,一是朗读教学,一个是课文学习。朗读教学不是今天所呈现的让孩子非得把故事演出来,读好。首先完成的是把长句子读好。之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心不应该放在表演和戏剧。如果放在这上面,有两个坏处:第一,偏离文本价值。第二,目标太高,前面做不好,课上根本就操作不了,达不到效果。你要求的越多,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办,课堂就紧张了,只会在“推推搡搡”中跌跌撞撞的走下来。
朗读和理解课文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篇课文,先不讲角色和人物,而是读读故事,整体感知一下,然后谈谈读了故事,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受到了哪些启发,或者讨论课后题。提炼出人文主题,用到的是默读,或者是听老师读。用这种操作方式把人文主题弄明白了。
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编成课本剧演出来。但是,不以人文主题的理解为基础的朗读,分角色朗读是读不出味道的,演,更演不好。
八节课,指导朗读中理解课文,凌乱。先理解课本内容,然后分角色朗读或编成课本剧,甚至,表演的时候,不要用课文上的原句,把课文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是更好的语言实践活动。
关于《司马光》这一课。不要忘了,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读读,说说司马光身上有什么品质,然后,理解透了之后,再把文言文的特点讲透彻。主次要分清。
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勇敢,机智。遇到大事要沉着冷静,第一条,勇敢面对,最后是机智。与前面的“凛然如成人”对应了起来。先理解透了司马光的品质,再做小古文的事。
日常教学,一个环节只完成一个事儿。
2.教学过程要进一步逻辑、简洁和创新。
大部分不错,但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比如说,朗读的时候,为什么非要老师读一段,男生再读一段,女生再读一段,这样分的目的是什么?唯一的效果是干扰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给你的教学操作带来苦难。所以造成三分钟的环节,五六分钟才完成,关键无效果。
教学策略要符合孩子的认知逻辑。
简洁。大家想想,为什么读词语和句子的时候,非要开火车呢?避免这样的教学环节。让我们的整个课堂非常的凌乱。这些词语都是我们要学的,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听。比如,4号选手虽然很好,但是,让学生操作汇报“轴图”的时候,一个个学生说。为什么不让一个学生把所有的结果都说出来呢?这样的操作让我们的课堂,显得繁琐。
日常课堂中学词,我们可以让平常认词最差的学生读,他都读会了,大家就都读会了,不需要开火车等等。
创新的问题。
创新基于规律,不能随便地创新。创新好的环节,要操作好。
语文教学基本功要加强。
教学基本功包括写字。练粉笔字,先把这学期的课文题目练一练,效果最直接。课文题目都写得工工整整的。
语言表达要普通话。小组(zu,三声)合作不要说出小组(组,一声)合作。
表达的时候要有逻辑,要清楚,有文采,出口成章,口吐莲花。
日常课堂,要练。
不要说,你说的很棒,请坐。你要说,你读的很清晰,字正腔圆等等,这些词,用一点。
还要练什么样的基本功呢?
教学节奏的把控。不要着急,孩子有什么问题?老师要想清楚给予指导。比如,昨天一节课,一同学老是读破了《司马光》的句子。我猜测,之前的讨论,小女孩的理解出现问题,理解成“光击打,瓮破了。”所以,读破句子。学生理解上有问题,老师要在课堂上纠正。上课节奏不要太慌,慢慢的。
今天最后一节,“足跌没水中”,讨论为什么读mei,mo?第一个孩子说,脚掉到水中,水淹了脚,叫mo。他的理解错了,老师可能没听见。
表达的语气。最后一节课,老师和学生交流的语气非常的贴切,师生交流自然。
语文知识的准确性上,要把握好。文言文的特点是是什么,是简单吗?把握准确后,再交流。
应答的能力。
你抛出问题,孩子说了。孩子说的话,你有没有听明白?孩子这样说的背景,是什么?一定要在日常教学中,训练自己应答的能力。然后,才能针对性指导和评价。
设计问题的能力。
老师,张口不要随便问。“你认识司马光吗?”这个问题设计是不合适的。应该怎么说,你听说过他吗?你了解他多少?很多问题,老师心里明白,但表达得不准确。设计问题,想想问什么,孩子才能理解。
关于文言文的学习,大家要思考,为什么要学习?
这么拗口,这么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学习?要给学生解释清楚。
一方面是传承。作为中国人,如果你连经典的古文也不会读,读不懂,那你就不是中国人。
另一方面是吸纳。读古文,汲取古人的智慧。近代中国名人都是有古文底子的,都是吸取前人智慧的。矛盾,读《古文观止》,成大作家;毛泽东,读诗词,读《资治通鉴》,成为一代伟人。
最后,告诉孩子,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让你活得更像中国人,更加有底蕴,更加有中国的底色,等等。
希望大家通过本次活动,会有更多的启发,学习好的做法。感谢所有参与者!
练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