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上讲:“顾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我们要顾念、理解上天赋予我们的光明的禀赋,我们要弘扬自己天赋里的智慧与品德,所有这些宝贵的天赋潜能的开发与发展,都需要我们自己自觉彰明并将其显现出来。教育要作唤醒的功夫,而不是强行地灌输知识。当孩子的求知欲望与生命的力量被唤醒之后,孩子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这个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孩子自我唤醒心灵智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即是说教育是为了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当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与生命成长的体验,这种亲身的体验以及知识的得来是经过他自己验证的。这样也就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起来,孩子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慧。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智”就是智慧。智慧并非知识,但却离不开知识。智慧可以说是适用的知识,是知识与价值观的具体结合,来自于对生命、自我与世界的深刻体验与反思,并形成了动态的判断力。因此,它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明觉,在生活中实现为真善美与和谐、无执、超越等价值形态。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是把教育仅仅看做是在严肃的教室中的苦行僧般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唤醒教育和自我教育。从某种意识上讲教育的所有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唤醒人类心灵中的真、善、美。
让孩子早一点了解和学习事物,让孩子多接触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让孩子多读经典作品等,都是唤醒孩子心智的重要方法。孩子的心智唤醒了,他就会留心发现周围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并思考怎样与世界发生联系,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孩子自然会得到成长力量,并一定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