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性、辩证看“圣诞节”

理性、辩证看“圣诞节”

作者: 老李的理性批判 | 来源:发表于2021-12-26 19:18 被阅读0次

 

          理性、辩证看“圣诞节”

昨天的公众号《哲学园》上发了武汉大学赵林老师的一篇文章《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文章介绍了安瑟尔谟、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对“上帝存在”以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看法。

以我粗浅的理解,我认为“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其实就是“本质”(或者说“理念”)与“现象”是不是二分的问题,形象点说,就是“脑袋里的一百元”与“口袋里的一百元”是不是“同一”的问题。对此,康德认为这两者不同一,这好理解,从经验的角度,如果你去超市买了一百元的食品,你不用现金或者微信、支付宝付钱,而是说要用“脑袋里的一百元”付款,那肯定是不行的。但黑格尔认为这两者是同一的,他从辩证法的角度说,人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通过行动去挣钱,是可以将“脑袋里的一百元”实现成“口袋里的一百元”,经过黑格尔有条件的阐释,这也可以理解。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与“上帝存在”的问题是紧密相关的,概念的“上帝”是否在现实中存在?正好昨天是“圣诞节”,由这两个问题引发了我对如何看这个节的思考。

1,理性看“圣诞节”

康德否定了“上帝”在经验世界的存在,但人类理性的特性是要不断追问原因,这不可避免地会追到一个“无限者”原因的存在,而人类的有限的感知觉能力,是不能感知觉到“它”的.也就是说,对“它”是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言的,对于科学而言,这种超验思维的作用是消极的,要将其排除在外。但这种理性思维对于人的道德实践行为而言,却是积极的,我可以不去作实证,而假设“它”的存在,我以这个假设,来约束自己,做人要谦卑,要自律。理性地看,“圣诞节”的意义之一就在于此。

2,辩证看“圣诞节”

黑格尔认为,由“无限”的“绝对精神”可以外化为“有限”的人类行为,最终达致“有限”与“无限”融为一体的境界,在这个辩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生活去认知和感受“真善美”。辩证地看,“圣诞节”事实上正如黑格尔所认为的,已经逐渐演变成更加生活化和现实化,人文意义大于宗教形式:在“圣诞节”,家庭团聚享受温馨的氛围,年轻人相聚增进情谊,孩子们开拆“圣诞老人”的礼物开心快乐。

经典的励志歌曲《你鼓舞了我》的“你”,超越了宗教的层面,人们在歌唱时转化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你”。英女王在今年的圣诞致辞中说:“我相信今天一定会有人说圣诞节是孩子们的节日。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事实,但只是故事的一半。也许更确切地说,圣诞节可以对我们所有人的内在小孩说话。当成年人被烦恼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他们有时看不到简单事物的快乐,而孩子们却不会”。

理性、辩证地看,现在的“圣诞节”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义!

相关文章

  • 理性、辩证看“圣诞节”

    理性、辩证看“圣诞节” 昨天的公众号《哲学园》上发了武汉大学赵林老师的一篇文章《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

  • 李文全随拍:辩证理性,明净的心才会坦坦荡荡

    李文全随拍:辩证理性,明净的心才会坦坦荡荡

  • 石投记周末版:来聊聊老恒和老美

    看图说话,理性看盘。 圣诞节,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在之前我有在我的文章上和各位谈了谈恒生指数和美股。石投记:谁才是...

  • 辩证看孩子

    有时候孩子就是孩子,不要对他有太高的期望,比如孩子的自控力,有时候要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对待,比如在情绪感受方面。 ...

  • 辩证看节目

    像《快乐大本营》这样的节目,像谢娜这样的无厘头嬉笑打闹的主持人之所以存在甚至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自然是有其...

  • 辩证看指甲

    (以下为已故倪海厦老师传授的中医基础辨证知识,本人觉得比较受用,特意分享一下) 健康的甲印,要求双手十指指甲根处要...

  • 辩证看节俭

    我们说到节俭,往往认为它是一个褒义词,今天读易经的第60卦节卦,第一句却提到“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过分的节制,...

  • 辩证地看

    曾有简友以“文章没人看,就一分也不值”做题目,我想这既是她的文章题目,也是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既然头和脚一样,那...

  • 辩证看生活

    文/允炫 生活从来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容易。 你看到别人光鲜亮丽,你看到别人前仆后拥,你看到无数人对他招手敬礼。 你看...

  • 辩证看经历,辩证看得失

    经历本是财富,譬如它让我熟知官场,纵使衙门深似海,我也知道从哪下水从哪上岸,减少折腾,这对我现在是大有裨益的。 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性、辩证看“圣诞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os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