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一种亲情,看起来很近,实则很远;有没有这样一段关心,说是为了你好,实则却丝毫不顾你的感受;有没有这样一种在乎,看起来祥和温馨,实则纷争不断。
小时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甚至当你从母胎里出来的时候,首先叫的也是“妈妈、爸爸”,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有人视他为一切,有人却后悔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当我们的出生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哭”,仿佛在说不懂哭的小孩就是有问题。同样的,有的小孩出生的时候笑呵呵个不停。或许这就是区别吧!
当然,如果只凭这一点就来决定自己和家庭的关系,避免有些说大话了。甚至有点专找“刺”了。
今天我想说的才刚刚开始,我想说的是生活中我们和父母所发生的问题及发生问题后的结果。
不知道你信不信这样一句话“家庭教育的好坏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好坏。”坏脾气的父母容易造就脾气暴躁的孩子、贪得无厌的父母容易造就贪婪的孩子;对社会不满的父母造就对社会充满仇恨的孩子;同样的有爱心的父母造就充满爱的孩子。接下来让我们用两个案例来看看这两个孩子的区别。
一:
《生活家》中有一对母女,她们身坎坷。母亲邱晓霞怀孕期间撞破丈夫出轨,一气之下离婚,独自抚养孩子。因为没有正式工作,她靠着打零工补贴家用,不管脏活累活,只要能赚来钱,她都会俯下身去干。可即便如此,在养女儿方面,她从来不向孩子渲染生活的苦难,相反的,是带她发现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别人的家孩子去游乐园,她带着装备,带孩子去建筑垃圾厂探险。预制板蹦极、钢筋跷跷板、铲车举高高……都是她们快乐的源泉。她还告诉孩子:快乐与钱多钱少没有关系,快乐在于生活本身。家里唯一的积蓄被骗走。她沮丧了不过三分钟,就反过来给女儿打气:只要活着,咱就有机会翻身。带着女儿去超市吃试吃品,精打细算着接下来的日子。孩子工作出现问题,差点面临被开除的境地。妈妈会安慰她:凭你这个学历,再差能差到哪去?生活中再难的事,到了邱晓霞这里,总能找到解决方案。这样的生活态度,也影响到了女儿邱冬娜。面对生活的刁难,她的第一反应,是找办法解决问题。被生活打趴下时,她会选择切洋葱来释放情绪,让自己大哭一场后,投身下一场战斗。面对生活,他们也曾怀疑过。
有个场景我印象很深——看着妈妈这么辛苦,女儿问了句:妈妈,把我生下来后悔吗?妈妈回答说:“后悔呀,后悔没有早点把你生下来,咱俩多相处几年。”看着他们的笑,我莫名升腾起一种感动。
那是一种在贫寒生活中所生长出来的坚韧,是两个相依为命的人,所释放的对苦难日子的不妥协。
是一个妈妈,能在这种环境下带给孩子最宝贵的人生财富。物质上的富养,能带给孩子面对未知人生的底气。而精神上的富养,则能带给孩子面对艰难生活的勇气。
二: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说是一个孩子杀了全家人的悲哀画面。当记者采访的时候,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他痛恨父母”。这时候大家或许很好奇这个小孩为什么如此痛恨父母,其实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小孩6岁前一直有爷爷奶奶照顾,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这个小孩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东西,爷爷奶奶就一切的去满足他。然而,当这个小孩上学后,开始由父母带领,在父母带领的时候,小孩和父母经常发生矛盾,矛盾之后父母就是打骂他。这样久而久之,这个小孩开始痛恨这种生活,痛恨父母,以至于最后做出杀父弑母的悲剧。
事情到这里并非就结束了,生活中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只是当你看完上面两个案例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做为父母永远不要去拿你那所谓的关心去限制别人的未来,也不要拿你认为好的教育方式随随便便去教育自家的孩子。任何东西,不论是人还是物都有科学依据的,若是不懂可以去学习,但请不要随意乱自作主张的去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感谢观看,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