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本身,就如同我的一位“良师益友”。在我不开心时,她会开导我,在感到忿忿不平时,她会帮助我,让我看清事情的本质。在我产生疑惑时,她会告诉我很多从没想到的事,让我在做决定时更加理智。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9109/9e0dc859670ef10c.jpg)
看到一位简友回顾自己的2022年,说到了疫情,音乐和阅读。如果让我回顾的话,今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写作”。2022年起,坚持每天在简书上写作,坚持了一年以后,以往自己在写作方面坚信的“金科玉律”被一一打破。而每一次的打破,都觉得离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写作又近了一些。
说起来,2022在简书上认真写作,不知不觉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个习惯让我收获良多。现在再看一年前的文章,就会觉得几乎天天在碎碎念。一些观点也有点偏激,也有点幼稚。经过一年多不断“输入”和“输出”,感觉自己的想法更通透了。
写作本身,就如同一位“良师益友”。在我不开心的时候,她会开导我,在我愤愤不平的时候,她会帮助我看到事情的本质。在我产生疑惑的时候,她又会告诉我很多从没想到的事实,让我在做决定时更加理智。
能在写作方面收获进步,觉得特别开心和满足。因为这种“进步”本身是循序渐进,一点一滴,能够通过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的,同时也如同聚沙成塔般来之不易。
回想2022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年初,疫情突袭,我第一次体会“封控 ”是什么体验,快递全停,买菜如同秒杀。这三个月,我也天天“写作”,她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抚慰了我在此期间脆弱的心。现在回头看看,当时有很多观点同样也有点缺乏理性。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难以想象的体验。其实,在半年后的今天看来,当时的封控是正确的,如果上海没有封控三个月,当时新冠病毒之强,对于很多老人来说,都将是致命的威胁。昨天看了张文宏的采访,他说,与2020年新冠病毒比起来,现在的病毒强度已经弱了百倍。
预料之中,解封后没过半年,最终还是躲之不及。年底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随着政策的放开,身边大部分人都阳了。短短半年,每个人都切身体会到了病毒的来势汹汹。不过,所幸的是,现在流行的新冠“奥密克戎”强度已经大大减弱,症状虽然五花八门,众人难以招架,但是好在经过一两个礼拜的修养,绝大部分人还是慢慢转阴,从一场大病中挺了过来。
因为疫情的原因,原定的家庭聚会也不得不取消,今年大家可能不能在除夕一起跨年了。同样想不到,2023年的第一天,我会以一种这样病后“虚弱”的状态来写这篇文章。回顾过去的这一年,我不仅收获了写作方面的进步,工作方面也进入了新的领域,在新的天地里虽然难免跌跌撞撞,但是同样收获不少,在工作中收获了不同的满足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