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06236/c6331665397ff140.png)
来源: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è】逢、旃【zhān】蒙、柔兆、强圉【yǔ】、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yì】、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zāng】、协洽、涒【tūn】滩、作噩【è】、阉茂、大渊献。《尔雅·释天》:“大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是为岁阳。“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是为岁阴。
在后来的传承中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天干含义: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地支含义: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卯是茂,言万物茂也。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是起,指阳气之盛。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十二地支冲合关系:地支合: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地支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十二地支四季、月、时划分:寅卯辰为春季,巳午未为夏季,申酉戌为秋季,亥子丑为冬季。寅为一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地支在十二时辰:子时为23—1点,丑时为1—3点,寅时为3—5点, 卯时为5—7点,辰时为7—9点,巳时为9—11点,午时为11—13点,未时为13—15点,申时为15—17点,酉时为17—19点,戌时为19—21点,亥时为21—23点。
地支在人体部位:子胆丑肝寅在肺,卯为大肠连肺乡,辰胃巳脾心居午,小肠未土申膀胱,酉为肾气居兑方,戌从三焦贯六府。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子水鼠,丑土牛,寅木虎,卯木兔,辰土龙,巳火蛇,午火马,未土羊,申猴金,酉金鸡,戌土犬,亥水猪。
干支与五行、方位:地支与五行:子,阳水、北方;亥,阴水、北方;寅,阳木、东方;卯,阴木、东方;午,阳火、南方;巳,阴火、南方;申,阳金、西方;酉,阴金、西方;辰,阳土、中央;戌,阳土、中央;丑,阴土、中央;未,阴土、中央。天干与五行:甲,栋梁之木、东方木;乙,花果之木、东方木;丙,太阳之火、南方火;丁,灯烛之火、南方火;戊,城墙之土、中央土;己,田园之土、中央土;庚,斧钺之金、西方金;辛,首饰之金、西方金;壬,江河之水、北方水;癸,雨露之水、北方水。
干支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6236/324e8c67da8965f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