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是孩子》有感

《只是孩子》有感

作者: 卖女孩的火柴1001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21:08 被阅读0次

《只是孩子》有感

我不了解朋克,不了解Patti Smith,也不了解Robert Mapplethrope,我只是很随意的找到了这本书,书名吸引了我,然后我把它加入了我的书单,于是开始了我与它的旅行。

《只是孩子》是作者Patti Smith一本回忆录,讲的是她和著名摄影师Robert Mapplethorpe的故事。Robert梦想成为一个画家,最终成为了摄影师;Patti想要成为一个诗人,最后走上了音乐之路。她们并没有成为自己最初想要成为的人,但是却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Patti Smith用她将近整个青春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是,在有限的青春里,选择和你同行相伴的人很重要,这种力量真的可以影响到人的一生,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即使这两种感情还可以在特定的时期内相互转换。

他们的相遇是那么的命中注定一般,就像是一个流浪者遇到另一个流浪者一样简单,他们分享食物,他教会了她流浪者的生活,他解救她于危难之中,他们同样无处可去,同样的痴迷于艺术,直到Robert发现并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同性恋取向,但此时两人早已离不开彼此,直到两人都找到了彼此的伴侣,还是保持着最亲密的联系,为对方留下最独特的位置。

Robert由于艾滋病英年早逝,这是她们之间最后的对话:

“咱们从没有过孩子。”他悲伤地说。

“我们的作品就是我们的孩子。”

突然间他抬起头来:“帕蒂,是艺术俘虏了我们吗?”

我把目光转向别处,不愿去想这个问题。“不知道,罗伯特,我不知道。”

也许是吧,但是谁也没法后悔什么。只有傻瓜或是圣人才后悔被艺术所拥有。

Robert和Patti的故事非常“垮掉派”,对“垮掉的一代”最初的了解来源于Allan Taylor的那首《The Beat Hotel》,歌曲里描述的Beat Hotel和书中的切尔西酒店非常像,在这样一个乌托邦里,艺术家们汲取着前人的养分,探寻艺术,探寻生命的意义。他们反叛社会,反叛时代,在反叛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他们之中有的被时代磨去棱角,收敛锋芒。有的找到与时代和平共处的方式,与自我与时代和解。还有的在反叛中牺牲......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探寻自我的过程,在探寻中找到真实的自我。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被社会裹挟着不断前进,没有时间思考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而这个商业化的时代太过急功近利,对于财富、对于成功的追求近乎疯狂,现实和效率是唯一正确的事情。

而任何不务实的做法都将被认为是幼稚的、要承受他人带来的压力、更有甚者将会受到他人排挤、被边缘化,我们不敢与众不同,不敢探寻自我,接受主流价值观是最稳妥的做法。于是将自己的特质进行阉割、强迫自己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品质:口才、交际、美貌......我们被灌输同一种价值观、同一种生活方式,最终活成同一个样子。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病态,我们很难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时代,但至少我们可以保持清醒,不要毫无抵抗地就被这个时代所吞噬。

借用尼采的一句话:“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相关文章

  • 《只是孩子》有感

    《只是孩子》有感 我不了解朋克,不了解Patti Smith,也不了解Robert Mapplethrope,我只...

  • 《我只是个孩子》有感

    《我只是个孩子》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儿钢琴她过了十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

  • 奔跑的孩子

    本来想用“少年”二字的,但想想,他只是个孩子,他们都只是孩子…… 刚看完一部电影——《小鞋子》,有温暖,有感动,却...

  • 只是有感

    老有归去,少有少时。桑槐树下,凉亭中,小街边,总有那么几个人。抽着烟吧,喝口小酒,弹首小调,曲水流觞。有时候啊,确...

  • 花童——读《只是孩子Just Kids》有感

    “我要离开这里,我要踏上火车,我要坐车远行直到纽约城;我要出人头地,我要踏上火车,直到纽约城;我要无所顾忌,我要成...

  • 老公,我爱你,愿意为你生二胎!

    诚然,这只是标题党,题主并不想谈生二胎。只是有感于女性的伟大,为了她们的男人,愿意替他们生孩子! 只是题主不懂,女...

  • 孩子坚强点,怕疼忍着点

    这些日子总有孩子来看牙,略有感慨,有些孩子怕疼,不张嘴,可是我们只是简单的要用棉球看一眼孩子也不让,就一直哭,家长...

  • 孩子真的是妈妈的孩子

    最最关心孩子的,对孩子最最细心呵护的也只是孩子的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说,也是真正的有感而发。 儿子和婆婆从北京回到了...

  • 孩子只是孩子

    看到题目可能有人会问,难道孩子还有不是孩子的时候吗?有的!说说最近遇到的两种情况吧! 一、孩子...

  • 2017.6.9旅行对孩子的好,你根本想不到

    我不这样认为,即使再小的孩子,他都会有感知的能力,孩子能够感觉到开心难过还有幸福。孩子有她自己的理解能力,只是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是孩子》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s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