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所住酒店1.5公里处,所里城是必打卡地。
据说烟台有多老,所城里就有多老,它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是这座城市根和魂所在。
追溯其历史:
《奇山明史·兵志》中有记载,“山东都司旧有青州左护卫,后改天津右卫。旧有贵州护卫、革登州卫、青州左卫、莱州卫……奇山千户所、濮州千户所……”这其中,奇山千户所便是所城里前身,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厚重感,可见一斑。
所城里中留存的民居,主要为四合院形式,反映了从具有防御性的军事所发展成以居住和生活为主要功能的宗族聚落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城市格局。
民居的门窗、墙壁、屋脊等部分,以及现存的砖雕、木雕等体现了在建造的当时应用与民居这一建筑类型上的装饰艺术。
其内民居保存了不少有特色的建筑元素,拴马石、壁皂、门墩、门替、脊饰、瓦饰等,同一种元素又能分出多种类型,造型各异,对研究该地区该时期的建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那日,因为路过了这里,就沿了石阶,近距离手扶了城墙,触摸青砖的突凹感,感受它在岁月中的沉淀感,想象它会不会无论是在明媚阳光下,还是清激如水的月晕间,都是以一种挺拔还有厚重矗立在城市中,也驻进了人们心中。
走在日光斑驳中,穿梭在那些有着文化印迹,散发着城市底蕴的门庭,院落,店铺里,仿佛那些设计,那些造型,那些个元素散发出的光泽,也发散出一种魅力,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旅人。
而座落在小巷中的灯笼,有些仿旧的门槛,还有个性的店名,现场加工的工艺品或小食,又将久远的有深度的印象,落在市井或落入平常的人间烟火间,就有一种沉浸式的陶醉感。
再听听餐车上卖炒焖子的吆喝声,嗅着苹果汁散发的清香,再顺手买一杯鲜果汁,坐在小店的凉棚的木椅子上,看来往的人群三三两两或悠闲地走过,或如同我一般左顾右盼欲将美景揽入视野中,再跃跃欲试将美食护在手中再悉数品味过,那种感觉,有种将文明和文化自信皆兼容了的盈满感。
就这样子,与同伴走走停停,闲闲的小逛了一下午,华灯初上时,这处标志性的建筑又别有风味,昏黄的灯光下,屋子,街道,还有路过的人群被罩在夜色下,小巷子里的红灯笼也成了一处独特的风景线。
那日,就转了,吃了,没有购物,临门囗时碰上串茉莉花的阿婆,让穿了一串,盈盈浅浅,似有若无的清香就萦绕左右。
走出好远回望,所城里屹立之处,大隐隐于市的观感弥漫开来…
网友评论